上海1米高木荷分布范围,木荷柴
-
面议
生长习性
喜光,幼年稍耐庇荫。适应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22℃。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酸性土如红壤、红黄壤、黄壤上均可生长,但以在肥厚、湿润、疏松的沙壤土生长良好。
一年生苗高30-5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宜选土壤比较深厚的山坡中部以下地带。木荷易天然下种更新。萌芽力强,也可萌芽更新。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为主,每年10-11月,蒴果呈黄褐色,微裂时采集。蒴果采回后先堆放3-5天,然后摊晒取种,筛选后干藏。
2-3月播种为宜,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作苗圃地。深耕细翻,施足基肥后播种,条播或撒播均可,但以条播为好,便于管理及起苗。可采用宽幅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种沟宽8-10厘米,深3厘米,亩用种量7-9公斤。播种后用薄土覆盖,并盖草淋水保湿。15-20天后即可出苗,待幼苗大部分出土时,揭除盖草,加强管理。当年生苗长到30-50厘米,地径0.5厘米以上时,即可出圃。
及时间苗补苗,使苗木分布均匀。间苗分2-3次进行,选阴雨天实施,间掉弱小苗、病虫危害苗和过密苗,7月底结束,亩保留3.5-4.5万株,问苗后及时浇水。若问掉的幼苗长势好,可带土移植。
养护管理
主要注意苗木根部,常有蛴螬危害,注意防治。其它管理都很粗放,不作详述。
加强肥水管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幼苗生长初期,注意保持苗圃地湿润。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并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施用腐熟的人粪尿或化肥。幼苗期(4月中-6月底)以氮肥为主,少量多次;速生期(7月初-9月初)以氮、磷肥为主,约15天施一次;木质化期(9月中-10月底)以磷、钾肥为主,约20天施一次。
圃地选择
育苗圃地应是中等肥沃的酸性砂质土地,深翻20-25厘米做苗床。在3月中旬播种,播种量每亩8-9公斤,均匀撒播于床面,覆细土以种子半掩半露为度,盖草约1厘米左右。播种后20天出芽,揭去盖草。除草每月2-3次,拔草后施肥,掌握由稀到浓,每月1-2次,以氮肥为主。在5月、6月和7月间苗,每平方米定苗数次留苗130株,第二次留苗110株,第三次留苗90株,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当苗高25厘米以上,地径0.5厘米以上,次年苗木可出圃造林。
药用
木荷叶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叶。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疗疮。主臁疮;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木荷根皮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木荷的根皮。
别名:木艾树、何树、柯树、木和、回树、木荷柴、横柴。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攻毒,消肿。主疔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注意】本品因有大毒不可内服。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茎皮、根皮有毒。浙江民间曾用茎皮与草乌共煮,熬汁涂抹箭头,猎杀老虎等野兽。生长在本植物上的木耳亦有毒性。人接触其茎皮后可产生红肿、发痒。
木荷树又被称为荷木、柯树,属于山茶科植物,高能长到25米,多生长在我国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区,木荷树的用途在于可作为药材入药。木荷树的叶子和根皮经过处理后可入药,它的叶子入药有、止痛的功效。木荷树的叶子入药可用来治疗疮毒、臁疮等症状,将木荷树的根皮作为药材入药,有攻毒、消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无名肿毒、疔疮等症状。虽然木荷树的叶子和根皮能作为药材入药,但它的根皮和叶子都含有毒,不能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