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解废旧锂离子电池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放电处理,这是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的剩余电量造成安全隐患。常用的放电处理措施包括物理放电和化学放电。物理放电主要采用低温冷冻或者负载放电的方式;化学放电会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置在特定的盐溶液中,以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浸泡盐溶液的浓度需要严格控制,好选用低浓度的盐溶液,以免废旧锂离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电解液的泄漏,进而污染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化学放电的处理方式适用范围相对较广,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的操作时间相对较长。
随着锂电池应用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于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的处理方案之上,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未经处理一旦进入了环境中, 正极材料中包含的金属离子,负极材料碳粉尘,电解质中的强碱和重金属离子,均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甚至造成重金属污染,因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利用本身具有的环保效益。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对废锂电池回收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手段进行分析, 旨在提升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水平, 减少锂电池给环境的污染, 增加回收效益。
的电池生产消费带来了数目惊人的废电池,境问题也显现出来。电池经过无数次的充电放电之)电量将会逐渐减小,直至报废,所以必然会产生大量电池。如果对这些废旧锂离子电池不循环重复利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 LiCIO、LiBF、LiPF会泄露 铃声极材料中的钻和镍等有毒的金属氧化物也会进入生态...些物质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如六氟磷酸锂有强腐蚀性,遇水易分解产生HF,易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燃烧产生PO,若采用简单掩埋的方法处理,必将对环境造成危害;难降解有机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如DME(二甲氧基乙烷)、甲醇、甲酸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近年来,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全球多家车企对于固态电池都在投入重金竞相研发。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拥有更大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时间,是下一代锂电池发展的大趋势。
从长远发展来看,废旧锂电池处理不当或随意丢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正极材料中的钴和镍等重金属元素、电解液中的有机物、负极中的碳材料等都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严重的可能数十年都难以恢复。有关部门正在快制定报废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的管理、技术和评价标准,如电池余量检测标准等;加快研究财税优惠、产业基金、积分管理等激励政策,探索动力锂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促进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等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
目前废旧锂电池处理方向主要有循环再利用以及进行梯次使用后再循环利用这两大方向,而在这些过程中,目前比较关键的技术弱点就是再生技术尚未成熟,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针对再生利用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鼓励具有产能和技术优势的锂电池制造企业建设再生循环项目,并有计划按市场需求有步骤的推进,完成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过程主要包括预处理、二次处理和深度处理。由于废旧电池中仍残留部分电量,所以预处理过程包括深度放电过程、破碎、物理分选;二次处理的目的在于实现正负极活性材料与基底的完全分离,常用热处理法、有机溶剂溶解法、碱液溶解法以及电解法等来实现二者的完全分离;深度处理主要包括浸出和分离提纯2个过程,提取出有价值的金属材料。按提取工艺分类,电池的回收方法主要可分为:干法回收、湿法回收和生物回收3大类技术。
物理分选法是指将电池拆解分离,对电极活性物、集流体和电池外壳等电池组分经破碎、过筛、磁选分离、精细粉碎和分类,从而得到有价值的高含量的物质。物理分离过程包括破碎、筛分、磁选、细碎和分类。实验利用一组旋转和固定叶片的破碎机进行破碎,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分类破碎物料,并利用磁力分离,物理分选法的操作较简单,但是分离锂离子电池实现金属回收。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移动电子设备、医疗设备、新能源设备等设备中。但是,随着锂离子电池使用量的增加,锂离子电池也面临着的回收处理压力。当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行业发展迅速,其可以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极为显著。对此,加强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