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无溶剂环氧陶瓷涂料规格
-
面议
环氧陶瓷涂料优点:
1.具有机械强度和刚度环氧陶瓷涂料主要由耐磨骨料和结合系统组成,密度大,强度可达130Mpa,是一般混凝土和耐火浇注料,采用了离子化合物和部分人工合成共价化合物,所以强度和刚度大,物料的冲击力和剪切应力。而结合系统由于采取复合强化措施和处理,形成化学结合,致使其强度高。
2.具有韧性和抗震由于环氧陶瓷涂料采用无定向刚纤维和网状增强措施,断裂韧性强,可防止冲击力造成的破损。另一方面由于离子键和其共价键为强结合键,键能高,低温对其影响很小,而且它的振动频率高,常温难以对其构成。
3.整体性好由于环氧陶瓷涂料采取了措施,有的采取了多种措施,改善了材料性能。而且陶瓷材料低的膨胀系数等,使其体积稳定,不可能产生裂缝,因而整体性好,另外施工为整体施工,无接缝出现,因而整体性提高。
4.环境相容性好由于采用了耐酸和耐碱。
产品特点
1、本公司产品环氧陶瓷涂料为无溶剂涂料,使用时不散发出任何挥发性溶剂,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2、 本产品适用于机械化热喷涂或手工浇涂后旋转加热烘干,一次涂敷可得厚度2~3mm的内衬层;也可以喷涂或手工刷涂,常温静置自干,多次涂敷得到厚度0.4~0.8㎜的外衬层。现场修补为手工涂敷施工,常温自干。
3、涂层致密坚韧、外表光滑如镜,耐磨、耐水、耐化学介质腐蚀性和电绝缘性均很好。
本产品可以在工厂机械喷涂施工,也可在现场手工涂刷施工。在机械喷涂施工时将涂料的A、B给份分别预热,搅拌均匀,在喷涂机内等量混合,均匀地喷涂在经预热并保持旋转的铸铁管或钢管内表面,喷涂后保持旋转加热烘干。在手工涂刷时,先用稀释剂(或工业酒精)将A、B料稀释,再将A、B料按等重量混合,搅拌均匀后手工涂刷,静置自然固化。固化后的内衬层致密光滑、坚如陶瓷、粘结牢固、厚度均匀,耐水、防腐蚀、电绝缘性能。
环氧陶瓷涂料是液体环氧涂料产品中的耐磨型,其中,含石英粉,涂层光亮、耐磨。本产品涂层外观为黑色,简称黑陶。是一种双组份固化环氧涂料,为适应施工,提供无溶剂型和厚浆型两种,可环氧陶瓷涂料采用加热喷涂、常温喷涂、刷涂、辊涂等方式施工。
无溶剂型不含有机溶剂和活性稀释剂,固体含量高,适用于机械喷涂,可厚涂成形,涂层密实,降低成本,是涂料工业。厚浆型中含少量溶剂,适用于手工施工。
技术说明
生产的适用于各种建筑物外墙、屋顶及各种建材的装饰保护涂层。
光泽:亮光、哑光。
颜色:多种标准颜色,及清漆。
施工说明
施工方法:刷涂、辊涂。
表面处理:涂漆之前基材表面应清洁、干燥、平整、牢固。
新建墙面:表面灰尘、灰浆渣及部位,如果有空隙及时修补。
重涂墙面:用适当工具去除原有的漆膜,用腻子填平并打磨平整。
施工条件:施工温度5℃以上;高空气相对湿度80。施工后4小时内避免雨淋。稀 释:5-10。
干燥时间:表干:30 min /25 ℃ ;重涂时间 2 h 以上 /25 ℃ 。(干燥时间会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涂装间隔:2小时。温度25℃。
工具清洗:涂装后立即用水将所有器具清洗干净。
环氧涂料是工业防腐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涂料,其性能、种类多样且各具特点。其组成中含有较多的环氧基因。环氧漆根据其环氧基因的组分,主要可以分为双组分环氧漆和三组分环氧漆,但制作的原材料都是环氧树脂和固化剂。
产品特性:
1. 环氧耐磨防腐涂料抗冲击性能,可以经受大颗粒物料的冲刷磨损。
2. 配合底胶使用,与金属基材具有的结合强度。
3. 可刮涂,易成型,施工方便,可实现设备过流部位无缝覆盖。
4. 适用于耐磨抗冲击要求较高工况下设备的局部修复和整体防护。
使用方法:
1. 表面处理:对需处理部位进行粗化处理(喷砂处理效果佳,如不具备喷砂条件也可用角磨机打磨处理);对粗化处理过的表面清洗剂(可用丙酮、乙酸乙酯等)清洗并晾置干燥;处理过的表面应是粗糙、干净的新鲜金属基材。
2、将环氧耐磨防腐涂料按规定配比将A、B组份混合均匀,并在30min内用完。一般是边施工边配置,一次配置量大不能超过5公斤,一次配置过多的胶,固化速度快,还没用完已经部分固化而不能使用。
3. 涂敷:环氧耐磨防腐涂料厚度是3mm,将混合好的材料涂敷于底涂表面,胶层要压实。涂料涂到需要的尺寸后把表面修平整。
4. 固化:建议固化7天后投入使用。如需快速开机,可在常温固化1天后,缓慢加热至80℃保温4小时左右即可。
耐磨陶瓷涂料属于功能性耐磨涂料领域,是一种新型的高硬度涂料,涂料是以纳米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并且以高硬材料为基料,涂装后通常经过自固化方式固化,形成性能和陶瓷相似的耐磨涂膜。耐磨陶瓷涂料为耐高温无机涂层,可以用在铁、钢、铝、陶瓷、玻璃表面,广泛用于冶金、石油工业、天然气开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较高可以耐2300℃甚至更高的温度。其不仅耐高温,高温耐磨涂料还有耐热冲击和耐磨等性能,通过涂层,可对金属表面,各种耐火材料表面进行表层改性,以达到提高基体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节省能源,提高金属基体材料使用寿命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