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袁世凯壹圆鉴定出手,袁大头壹圆
-
面议
袁大头完成了统一中国银圆的历史任务。袁世凯就任后,财政部起初以金汇兑为本位公布《币制纲要》,但因反对者众并未实施。1914年f民国3年)2月,财政部以《国币条例》确定的银本位为依据,筹备新币。新国币由天津造币厂意大利籍雕刻师乔奇设制制模,“阳面恭摹大五分侧面像,上列民国三年六字,阴面为嘉三本,左右交互,下萦结带,中镌壹圆二字……此项新币与旧日所有官铸银圆,一律通用,不折不扣”,此即俗称“大头’或“袁大头”的银圆,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民国三年袁像壹圆的设计经袁世凯亲自棱定,由天津造币厂制成祖模后颁发各分厂大量生产,并于1914年12月24日正式发行,首批出白天津及南京两厂。随后广东与武昌亦开工承造,奉天分厂也陆续制作过,杭州分厂则在1920年加入生产行列,而安庆分厂亦曾制作过一段时期。《国币条例》公布后,财政部通令各省统一银圆市价,搜购各地成色较足而市价较高及成色较次而市价较低的银圆回炉改制,双管齐下使价差缩小。同时将国币含银量降至89%,利用经济学“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以顺利推行新币。
民国3年袁世凯壹圆 PCGS AU53 (近未流通品)成交价格536000
民国3年袁世凯壹圆 PCGS AU50 (近未流通品)成交价格420800
袁大头的设计与制作均甚精美,原拟由天津总厂颁模至各分厂使用,以求形制统一,替换旧币。“袁大头”继承着仅昙花一现的宣统三年大清lII-2.银币“国币”的未竞使命,由于事先准备完善,加上钱币本身质地优良商 风Jq民乐用,发行后很快取代洋银,将其驱逐殆尽,堪称中国钱币的“绝地武II士”。原本在中国通行的外国银圆是鹰洋,估计有4亿-5亿枚之多, 壹到1918-1919年间,已不容易见到,不是熔化改制,就是运送出口,只有剩少数留存民间。
民国3年袁世凯壹圆 PCGS XF45(极美品)成交价格310400
民国3年袁世凯壹圆 PCGS XF40(极美品)成交价格225600
有关“袁大头”的生产数量问题,恐怕和它复杂的版式一样,找不到正确答案。皆因军阀割据,长期战乱,资料过于杂乱,连究竟有几处造币厂生产过都不清楚,难有确实数据。下列资料以耿爱德及李察,伟德根据财政部及英美自当年其商务领事在华调查所得记录为主,结合部分造币厂报告书内数据来推测,各厂生产情况如下,天津造币厂自币制局梁启超呈请1914年9月起开制新国币算起,当年生产的5 747余万枚银圆并未区分龙银与袁币,若以四分之一计算,至1928(民国17年)止,推测约2.7亿枚。
民国三年袁世凯壹圆在南京造币厂1915年起开始生产,至1927年(民国16年)国民建都南京止,产量为3亿8 220万枚,全部为“3年版”。武昌造币厂于1915年始投人生产,至1927年止,总额为8 121万枚,有“3年版”及“9年版”两种。杭州造币厂自1920年新厂建成后大量生产,至1927年止,总产量为2亿2642万枚,小部分为“8年版”,以“10年版”居多。
民国三年袁世凯壹圆 PCGS MS67(未流通品)成交价格2036000
民国三年袁世凯壹圆 PCGS MS66(未流通品)成交价格1952000
《国币条例》公布时,对袁大头银圆的重量、成色虽有明确要求,但并无q何需要更改纪年之规定。到了1919年(民国8年)北洋币制局为整理币制,拟定《改铸暨铸造银圆办法五条》呈报批准办理。此办法的第四条有“各厂所铸银圆,应每年颁发模型一次,注明民国某年字样”。总厂即根据此办法指示赶刻新模,将纪年变更为“民国八年造”。然而此时中国币模用钢料皆为进口,因欧洲陷于一战的关系。材料的供应甚受影响,迁延下准备完成之时已届年底,故马上改刻“9年版”币模,在次年4月再次呈样获准后,改用新模颁发各厂,这就是民国8年袁像币特别少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