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汪野亭瓷板画目前市场价格
-
面议
二是汪氏画山石多用折带皴,用线如折弯的带子,横折层叠构成水边岩石的特有结构,并且渗入斧劈皴的擦笔技巧,主次分明,皴、擦、点、染,形质俱佳,深浓浅淡,湿润华滋,具备石质的重量感。自然界山外有山,流水不息,意境万千,乃天设地造的四时景观。
四是汪氏山水画画上,一般都配有杖藜芒屩、策驴寻幽、携琴访友的小人物,他都是以墨夹色,以色合墨之笔率意点画,人物概括,高古脱俗,画面动静相生,别有一番意趣。汪野亭的山水画采取山水相连、云雾飘逸等巧妙的连接处理,形成360度的完整构图,没有勉强的连接痕迹。而模仿品总是刻意添加,勾描仔细,僵硬死板,败笔很多。
“通景山水”自问世至今,已跨越近一个世纪,在景德镇一直为同仁们所沿用。 汪野亭粉彩工艺的成就,还表现于他致力于墨彩山水的工艺变革。传统的墨彩山水,一般用“艳墨”作画,汪野亭另辟蹊径,选用珠明料作画,再加盖雪白。可工细、可奔放、可纯以线描、可多种皴法并用、可染擦浓淡,随心所欲。烧成后,乃见一层淡雅的紫色保护着画面,使画面特别柔和清雅,层次丰富,韵味盎然。汪野亭的粉彩工艺变革,丰富了景德镇粉彩山水的时代风格。日寇入侵中国的年月里,景德镇的瓷业日益萧条。无奈于生计,汪野亭只有放下瓷画笔拿起纸画笔,卖画湖口。岂料其改弦易辙日夜兼作,却造就其雨景、雪景山水之功底。他画的雪景笔筒意深,雨景水墨淋漓,气势宏大。纸画面世后,登门求画者不断,在乐平、景德镇、南昌、上海等地流传甚广
汪野亭 (1884—1942),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 乐平 县人,近现代绘瓷艺家。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 珠山八友 大师之一,工画花鸟、山水。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 水粉 敷色,作品别具一格。汪野亭是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陶瓷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他从艺30多年从未离开过景德镇,创作了许多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美作品,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青睐并争相收购。
“八友”中人,各具所长,无不有着鲜明到的艺术个性,正如汪野亭,就以其超凡脱俗的山水瓷绘艺术在“八友”中树一帜,古今。其以古为宗、以文入境,将传统国画山水的文人神韵融入到了瓷绘艺术之中,了瓷绘山水全新的艺术境界。其瓷绘作品构图意境深远,设色淡雅清幽自成一家,既不同于古彩的单调、艳俗,又比浅绛彩更富于表现力,以景传情,尽显文人风骨。
汪野亭的山水瓷绘艺术以“汪派山水”称颂于世,而汪氏一门更是四代相袭传承,将这门技艺不断发扬光大,这可谓中国陶瓷艺术领域、无人不知的佳话。纵然“汪派山水”在业界久已成名,但此次四代传人的瓷绘佳作在北京齐集,却还是的头一次,自然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