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学校空气源热泵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发展历程
空气能热泵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1824 年,法国科学家卡诺提出卡诺循环理论,为热泵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在 1850 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基于卡诺理论进一步提出冷冻装置可用于加热。此后,众多科学家对热泵展开了深入研究。
20 世纪初,世界上台热泵设备问世。1912 年,瑞士苏黎世成功安装一套以河水作为低位热源的热泵设备用于供暖,这是热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到 50 年代,家用热泵和工业热泵开始进入市场,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是一种且节能的能量转换方式。
在制冷周期,空气能热泵中的蒸发器位于室内,它吸收室内空气的热能,使液态制冷剂蒸发成气体,室内空气因失去热能而降温。蒸发器中产生的低温低压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温度和压力随之上升。接着,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释放出热能,变成高压液态制冷剂。高压液态制冷剂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回到蒸发器中,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从产能角度来看,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众多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新建生产线或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然而,产能的分布并不均衡,一些地区和企业凭借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占据了较大的产能份额,而部分中小企业则面临着产能不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