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成活率高生态雨林缸 自循环生态系统 植物景观
-
面议
雨林是生命的天堂,生活在城市中的你,是否向往那个野性的世界呢?以往的“掌中花园”都是一些简单亲民的小盆栽,这次我们来个大气的。趁着假期,不妨在自己家摆上一个雨林缸,用玻璃封印一个微型伊甸园吧!
雨林缸的封闭环境适合蛙类,守宫,变色龙,以及各种昆虫。在这里养动物绝不会有臭味,因为这是个生态系统。缸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处和新鲜的氧气,动物的粪便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后直接为植物吸收。
要想制作好一个标准的雨林缸,我们得了解它的构造。一般来说,雨林缸可分为储水层、介质层、地面层、背板层。一般在制作雨林缸的时候,是先制作背板层,也就是在雨林缸中一般会有高高矗立的背板以及各种沉木的枝杈来支持各种附生植物,这样雨林缸中的植物密度才会提高。背板可以使用软木树皮或者使用发泡剂DIY,切割成合适的尺寸放在缸中。
第二步,是雨林缸假底的制作。作为雨林缸基础的结构,假底一般用于储存水的存在,可以用陶粒或者火山石进行制作。
制作完假底之后,铺上介质,如如水草泥,赤玉土,桐生砂等等,混入少量的粗沙,泥炭,树皮即可成为合适的介质。
接着,是地面植物的摆放。可以选用的地面植物很多,常见的有网纹草,秋海棠,观音莲,钮扣蕨等等。地面植物不宜过高,越是低矮的品种越好,并且选择的植物好有一定的耐涝能力。
后是整个雨林缸制作为关键的一个步骤——摆放骨架,使得附生植物得以生长。附生植物是雨林的精髓,所以摆放好整个雨林缸的骨架是整个雨林缸制作成功的一半。一般骨架可以由沉木、根、山藤、过江龙等摆成。
摆放好骨架之后,调整到自己满意的位置,接着就是附生植物的固定,一般可以采用电线、鱼线沾到合适的地方,再喷够一定数量的水,保持雨林缸内一定的湿度。
整个雨林缸的制作流程基本结束。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雨林缸的日常养护及其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一点。
雨林缸的结构
一个标准的雨林缸从下至上可以分成以下结构:
储水层
这是雨林缸基础的结构。这个结构一般称为“假底",可以是一层火山岩,陶粒或者是格子板架空的空间。高度为2-5公分。假底的作用是容纳一部分水的存在,并且使陆地部分和这部分水不产生直接接触,以防止陆地部分的土壤介质含水量过高。假底中的水可以是预留在缸底的池塘,也可以容纳喷淋或者雨淋设备下渗的多余水分,但不管是什么形式,水土分离是的。
介质层
位于假底上部,是种植地面植物的土壤介质。由于雨林缸的密闭环境,相对湿度较高,因为种植介质不宜选用保水性过好的介质,比如泥炭,园土,山泥,腐叶土等等。尽量选择颗粒介质,比如水草泥,赤玉土,桐生砂等等,混入少量的粗沙,泥炭,树皮即可成为合适的介质。
地面层
可以选用的地面植物很多,常见的有迷你矮珍珠,网纹草,秋海棠,观音莲,钮扣蕨等等。地面植物不宜过高,越是低矮的品种越好,并且选择的植物好有一定的耐涝能力,所以各种多肉植物不适合放在雨林缸中,相比之下反倒是各类水草的水上叶很合适。但是水草一般都是速生类植物,所以一定记得定期修剪。
种植时应按照布景的规则分前后景来种植,低矮的植物种在前面,高的植物种在后面,前低后高可以营造出大景深的效果
背板层
附生植物是雨林的精髓。在雨林缸中一般会有高高矗立的背板以及各种沉木的枝杈来支持各种附生植物,这样雨林缸中的植物密度才会提高。一般可以选择的附生植物有:苔藓,薜荔,络石,球兰,风不动,各种空气凤梨,积水凤梨以及各种附生类型的兰花。
可以用细鱼线,包皮的铁丝,甚至胶水来固定这些附生植物,通过定时的喷淋系统来给这些植物补充水分。
缸顶层
缸顶可以针对缸内的环境安放不同的设备,比如喷淋,加湿,通风,灯光,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