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传感器3500框架美国本特利
-
¥2680.00
探头安全性
探头要经过安全验证
电子产品都经过一系列的标准的认证,才能到用户手中,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例如高压探头,测试对象动辄几百上千伏的高压对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厂家严格管控其安全标准的测试及认证。
对于探头额定的测试电压或者电流测试要求要其指标标准以更加安全的测试。其次还有电磁兼容标准的测试,环境的测试都是从各个方面来使用者的安全。
330851-02-000-060-50-00-CN
330851-02-000-060-50-01-05
330851-02-000-060-50-01-CN
330851-02-000-060-90-00-05
330851-02-000-060-90-00-CN
探头性
探头是为了满足示波器不同的测试需求而研发的。
由于不同行业技术要求,从信号类型的角度出发,电源行业工程师要求测试低至几百 UV 或几个 mA 微小纹波信号,直流电流高达 500 安,交流电流信号几千安培,高压差分信号高达 5000-6000V。
在安规方面的测试需要测试高达 1-2 万伏的冲击电压,在很多高速数据应用场景要求测试高达几个甚至十几 GHz 级别高速差分信号。此外还有很多特殊的应用例如在大功率驱动电路上要求测试在高达几百上千伏共模电压环境准确测试几伏微小信号。
为足够的测试系统的精度及稳定性,需要有的探头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综上,选择探头要考量自有示波器型号及指标接口,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对测试对象的评估,选择合适探头成为测试的关键。
330851-02-000-060-90-01-05
330851-02-000-060-90-01-CN
330851-02-000-050-10-00-05
330851-02-000-050-10-00-CN
330851-02-000-050-10-01-05
电缆爆炸怎么办
(1)切断起火电缆电源。电缆着火燃烧,无论何原因引起,都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根据电缆所经过的路径和特征,认真检查,找出电缆的故障点,同时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2)电缆沟内起火非故障电缆电源的切断。当电缆沟中的电缆起火燃烧时,如果与其同沟并排敷设的电缆有明显的着火可能性,则应将这些电缆的电源切断。电缆若是分层排列,则将起火电缆上面的受热电缆电源切断,然后将与起火电缆并排的电缆电源切断,后将起火电缆下面的电缆电源切断。
(3)关闭电缆沟隔火门或堵死电缆沟两端。当电缆沟内的电缆起火时,为了避免空气流通,以利迅速灭火,应将电缆沟的隔火门关闭或将两端堵死,采用窒息的方法灭火。
(4)做好扑灭电缆火灾时的人身防护。由于电缆起火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毒气,扑灭电缆火灾时,扑救人员应戴防毒面具。为防止扑救过程中的人身触电,扑救人员还应戴橡皮手套和穿上绝缘靴,若发现高压电缆一相接地,扑救人员应遵守:室内不得进入距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进入距故障点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伤人。救护受伤人员不在此限,但应采取防护措施。
(5)扑灭电缆火灾采用的灭火器材。扑灭电缆火灾应采用灭火机灭火,如干粉灭火机、“1211”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等;也可使用干砂或黄土覆盖;如果用水灭火,使用喷雾水枪;若火势猛烈,又不可能采用其他方式扑救,待电源切断后,可向电缆沟内灌水,用水将故障封住灭火。
(6)扑救电缆火灾时,禁止用手直接触摸电缆钢铠和移动电缆。
330130-035-00-00
330130-035-00-CN
330130-040-01-CN
330130-040-01-00
330130-040-02-00
330130-040-02-CN
1、电缆头燃烧
由于电缆头表面受潮积污,电缆头瓷套管破裂及引出线相间距离过小,导致闪络着火,引起电缆头表层绝缘和引出线绝缘燃烧。
2、缘损坏引起短路故障
电力电缆的保护铅皮在敷设时被损坏或在运行中电缆绝缘受机械损伤,引起电缆相间或铅皮间的绝缘击穿,产生的电弧使绝缘材料及电缆外保护层材料燃烧起火。
3、缆长时间过载运行
长时间的过载运行,电缆绝缘材料的运行温度超过正常发热的高允许温度,使电缆的绝缘老化干枯,这种绝缘老化干枯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整个电缆线路上。由于电缆绝缘老化干枯,使绝缘材料失去或降低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因而容易发生击穿着火燃烧,甚至沿电缆整个长度多处同时发生燃烧起火。
4、界火源和热源导致电缆火灾
如油系统的火灾蔓延,油断路器爆炸火灾的蔓延,锅炉制粉系统或输煤系统煤粉自燃、高温蒸汽管道的烘烤,酸碱的化学腐蚀,电焊火花及其他火种,都可使电缆产生火灾。
5、浸电缆因高差发生淌、漏油
当油浸电缆敷设高差较大时,可能发生电缆淌油现象。淌流的结果,使电缆上部由于油的流失而干枯,这部分电缆的热阻增加,使纸绝缘焦化而提前击穿。另外,由于上部的油向下淌,在上部电缆头处腾出空间并产生负压力,使电缆易于吸收潮气而使端部受潮。电缆下部由于油的积聚而产生很大的静压力,促使电缆头漏油。电缆受潮及漏油都增大了发生故障起火的机率。
6、间接头盒绝缘击穿
电缆接头盒的中间接头因压接不紧、焊接不牢或接头材料选择不当,运行中接头氧化、发热、流胶;在做电缆中间接头时,灌注在中间接头盒内的绝缘剂质量不符合要求,灌注绝缘剂时,盒内存有气孔及电缆盒密封不良、损坏而漏入潮气,以上因素均能引起绝缘击穿,形成短路,使电缆爆炸起火。
330130-040-00-00
330130-040-00-CN
330130-040-03-00
330130-040-03-CN
330130-040-11-00
330130-045-00-00
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通常在敷设现场由安装人员现场完成,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纰漏。电缆附件故障占电缆线路故障的主要部分,其宏观主要表现为复合界面放电和附件材质老化。电缆附件故障往往是由于制作工艺不精,人员思想麻痹大意,在制作过程中,使附件内部出现气泡、水分、杂质等缺陷,导致局部放电而引起绝缘击穿,主要体现在:
(1)电缆中间接头、终端头制作质量不高
(a)剥离外半导层时,损伤下层绝缘或绝缘表面有半道微粒、灰尘等杂质,或者半导电层去除距离短,爬电距离不够,在试验或投入运行后,其中杂质在强大的电场作用下发生游离,产生电树枝。
(b)制作过程中,金属连接管压接质量不良,使接头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或热收缩过度等造成绝缘碳化,从而使绝缘层老化击穿,导致电缆接地或相间短路故障,同时有可能伤及附近的其它电缆。
(c)电缆接头工艺不标准,密封不规范,使绝缘内部受到潮气、水分的侵入,引起中间接头绝缘受潮劣化。严重情况下,电缆主绝缘内部大面积进水,导致主绝缘整体受潮绝缘降低,终发生电缆击穿故障。
(d)导体连接管处理工艺不良。导体连接管压接模具选用不合理,棱角打磨不平整,特别是在压接模具边缘处,局部有尖角、毛刺、突起,极易造成该部位电场不均匀,运行中产生局部放电,使绝缘老化,绝缘性能下降,发生击穿故障。
(e)安装尺寸错误,应力管安装位置太偏下或应力锥未有效与半道层断口搭接,造成电缆半导电断口部位应力没有可靠疏散,在试验或长期运行中,断口部位产生严重电晕放电,导致过热使绝缘降低,终导致击穿。
(f)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线连接不可靠,不满足接地电阻要求,造成接地电阻过大。当电缆受到过电压时,金属屏蔽层会产生较高的感应过电压,进而引起绝缘部分的老化击穿。
(2)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因负荷的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热胀冷缩,特别是热缩型附件不能够随弹性变形而丧失密封作用,在附件与电缆绝缘层之间形成呼吸效应,将大气中的水分和潮气带入附件中,引发电缆附件内部短路故障。冷缩附件质量不高,收缩力降低或在需要可靠密封部位密封存在缺陷,都会导致外部水分侵入,终导致电缆故障。
(3)制作电缆头时因环境潮气、湿度偏大,没有采取可靠除湿驱潮措施,电缆绝缘局部受潮,绝缘性能下降,在运行中发展成贯穿性通道,导致电缆击穿事故。
330130-070-01-CN
330130-075-00-00
330130-080-00-00
330130-080-00-CN
330130-080-01-00
330130-080-01-CN
防止电缆故障采取措施
针对绝缘、附件和外护层故障原因分析可以看出,电缆线路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从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对其全过程管理,才能大限度其安全运行。
(1)从设计之初,对电缆使用的接地系统有充分认识,选择符合其电压等级的电缆,避免电缆在长期过电压情况下工作。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使用环境、使用年限的要求,同时电缆护层保护器的选择应满足相对地接地时,保护器可靠通过接地电流而不损坏原则。
(2)电缆路径选择,应避免电缆受过热、腐蚀、外力损伤等外部环境影响,同时也避免电缆敷设过于集中,造成热量不能及时扩散,而引起过热的内部因素影响。此外,双回路供电的电缆路径不建议敷设在同一路径的管道内,防止同时受损,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3)加强电缆和电缆附件选型、厂家监造、到货验收等工作,确保电缆和电缆附件质量水平。在现场验货时,应有生产厂家、施工方、监理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等多方在场,按照装箱清单逐一点验,对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提出整改建议,经多方签字认可。对容易受潮部件,检验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受潮影响正常使用。
(4)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对缆头制作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资质与技术评定,持证上岗。对在保质期内因制作原因连续发生两次故障的,取消其缆头制作资格,待重新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5)加强电缆工程各个环节的隐蔽工程和中间环节验收,严把质量验收关,对土建、电气等工程验收中发现缺陷、隐患要整改,并做好各项记录,必要时留有照片、影视等资料。
(6)运用外护套环流在线监测技术、在线光纤测温技术、在线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等在线监测技术,加强电缆的实时在线运行监视,提前发现隐性缺陷,避免造成停电事故发生。
330130-080-02-CN
330130-080-03-00
330130-080-12-CN
330130-080-13-00
330130-085-00-00
330130-085-0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