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是压缩机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冷凝器的选择包括形式和型号的选择,并确定流经冷凝器的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量和阻力。冷凝器型式的选择要考虑当地的水源、水温、气候条件,以及制冷系统总制冷量的大小和制冷机房的布置要求。在确定冷凝器型式的前提下,根据冷凝负荷和冷凝器单位面积的热负荷来计算冷凝器的传热面积,以此来选定具体的冷凝器的型号。
如果想让承载物重新做功,就先把没有完全释放的热能释放干净,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冷凝器。如果周围的热能比冷凝器中的温度还要高的话,为了使得冷凝器降温,就人为做功(一般来说是使用压缩机)。冷凝后的流体重新回归高有序、低热能的状态,可以重新做功。
当冷却水流经金属表面时,有碳酸盐的生成。另外,溶解在冷却水中的氧还会造成金属腐蚀,形成铁锈。由于锈垢的产生,冷凝器换热效果下降。严重时不得不在壳体外喷淋冷却水,结垢严重时会堵塞管子,使换热效果失去作用。研究的数据显示水垢沉积物对热传输的损失影响,随着沉积物的增加会造成能源费用的加大。即使很薄的一层水垢就要增加设备中结垢部分40%以上的运行费用。保持冷却通道中不含矿物沉积物可以很好的提高功效、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约生产时间和费用。
针对冷凝器防腐问题,西方国家多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方法进行保护,其中应用多的是技术产品。其具有的粘着性能及抗温、抗化学腐蚀性能,在封闭的环境里可以安全使用而不会收缩,特别是良好的隔离双金属腐蚀和耐冲刷性能,从根本上杜绝了修复部位的腐蚀渗漏,为冷凝器提供一个长久的保护涂层。
水冷式冷凝器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制冷剂冷凝时放出的热量。冷却水可以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循环使用。用循环水时,配有冷却塔或冷水池,水不断得到冷却。根据其结构不同,主要有壳管式和套管式以及现在多用的板式换热器。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与水冷式冷凝器比较:
(1)在冷却水充足的地方水冷式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均低于风冷式;
(2)由于夏季室外空气温度较高,冷凝温度一般可达50℃,为了获得同样的制冷量,风冷式设备制冷压缩机的容量约需增大15%;
(3)采用风冷式冷凝器的制冷设备系统组成简单,可缓解水源紧张
风冷式冷凝器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在与空气进行换热时空气中夹带的灰尘和油气与冷凝器外表面接触,灰尘和油气的混合物钻结在冷凝器的外表面形成灰垢层,并使换热翅片的空像被灰尘堵塞.空气流通量减小,热阻增大,冷授器的热交换效率下降。在日常操作中应对风冷式冷凝器进行除尘维护,经常用长毛刷或钢丝刷刷去灰尘。翅片深处的灰尘可用压缩空气吹除。
工业冷凝器,顾名思义就是起着冷凝作用的换热器。与蒸汽锅炉配套的较常用的工业换热器有: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冷凝器两种。其中板式冷凝器它有板换器共有的换热、热损失小、余热回收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在一般工况条件下,板式冷凝器用得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