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是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圆锥花序腋生,具梗,与各级序轴均无毛或被灰白至黄褐色微柔毛,被毛时往往在节上尤为明显。花绿白或带黄色,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
樟分布于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其它各国有栽培。在中国分布于南方和西南各省区。樟常生于山坡或沟谷中。
木材及根、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约40%,油供工业用。根、果、枝和叶入药,有散寒、强心镇痉和杀虫等功能。木材又为造船、橱箱和建筑等用材。是优良的观赏树木。
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
苗木培育
圃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圃地,忌选水地和碱性土。分别于冬初、播种前进行第1、2次耕耙,并底施腐熟厩肥22.5~30.0t/hm2或碳铵750kg/hm2、磷肥750kg/hm2、菜饼2250kg/hm2,然后筑成高床,床高、宽分别为35~50cm、1.2m。
种子采集
待11月中旬浆果呈紫黑色时,选40年左右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采种。浆果采回后,放在水中浸泡2~3d,待果皮与种子分离时进行搓洗,将干净的种子拌草木灰脱脂12~24h,洗净阴干。种子千粒重120~130g,发芽率80%~90%。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揭去稻草或地膜,有数片真叶时即可间苗,苗高约10cm时定苗,留苗量30万株/hm2左右。7月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3次追肥分别施尿素105~150、105~150、150kg/hm2,其中第3次加施磷肥112.5kg/hm2。一年生苗株高可达50cm以上,地径达0.7cm以上。香樟起苗时一定要坚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则,要坚决弃掉小、弱、弯苗,以免培养出劣质苗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因此,苗木管理期间要适当处理,例如疏除叶片等。
因为香樟主根深而侧根少,所以育苗时要注意培育侧根。在苗圃中一般要经过2次移植,香樟树苗一般1年后好进行移苗,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小苗移植是剪去主根一段,只留10~15cm长即可。苗木移栽密度按0.5m×0.3m进行,以利于侧根、须根发育,同时为起苗带护根土做准备。一年生幼苗易受冻害,移栽时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盖保墒。出圃苗标准:地径2~4cm,主干绿色,黑褐色苗木不宜栽植,因为树苗已老化。
大苗移植注意事项
①少伤根,带大土球,移植树的枝干截口先用黄泥浆(用适量食盐水将黄心土搅匀)封口,再用塑料薄膜扎紧包严,且用草绳卷干保湿,充分灌水和喷洒枝叶,以保持水分和防止日灼;
②移植前2~3d整地,挖穴,规格一般为2.6m×2.4m×1.2m,实际挖掘时比根幅大几十厘米均可;
③移植树根部截口和断根处用强壮生根粉混合剂25g对水30kg喷洒,5~10min后再喷1次,也可在喷洒生根粉后再涂黄泥浆;
④应随移随栽,保持移植树原有的生长方向,回表土,压实,保持原有的栽植深度;
⑤移栽时保护好树皮和根皮;
⑥移植时间以在芽刚萌发时为佳;
⑦香樟移植时应带直径30cm左右的护根土。起苗后保留1~3片叶,其余叶片剪除,注意不要去顶,以免形成多头树冠。修枝数量:移栽3~6、7~10、11~14年的,分别剪去整体枝条数的1/2、3/5、4/5;修枝方法:树体1/3以下的侧枝全部剪除,2/3以上选留方位分布均匀的3~7个侧枝。另外,跨省跨地运输的,为了提高成活率,应去掉一定数量的侧枝细条。在剪枝时,剪口要紧贴主干,不留短节,不撕破树皮。大苗入坑后,边回土边踩实,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饱满为止,并做到坑土内紧表松。移栽后,及时浇1次透水定根。若遇干旱,要每7d左右灌1次透水,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