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是一种软宝石,目前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出产田黄石原石,田黄石的色泽泛黄,是从古至今适用于雕刻印章的佳石材。田黄石的产量非常高,从古代开始就开始用田黄石雕刻印章,特别是在清代,非常盛行用田黄石雕刻印章,且流传至今的老田黄印章和雕刻件也非常多
目前,正是田黄石原石价格市场价值的飙升时期,且由于田黄石的性,使得存世的清代田黄石价格不菲,不仅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值得投资、收藏的宝石雕件
在此次嘉德春拍中,田黄石印章《太平喜象寿山》终以805万元成交,比拍卖估价60万元至70万元高出不少。这块印章重126.9克,是天下寿山石神雕“杨玉璇”的作品。杨玉璇祖籍福建漳浦,他的作品多为贡品进献宫廷,民间流传较少。
这款印章是清代收藏大家龚心钊的旧藏,极有可能是之物。昨日记者获悉,福州一名藏家此次到北京拍到了这方印章,该藏家手中已有多块田黄。
在嘉德春拍中,王雷庭创作的《深山问道》寿山田黄冻石薄意章主终以425.5万元成交,一件清代的田黄薄意摆件《香山九老》以414万元成交,这两件田黄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克,另外一件74克的明代田黄瑞兽摆件则以230万元成交,单克达到3.1万元。
而在福州的拍卖会上,由徐仁魁创作的325.1克田黄摆件《夜游赤壁》创造了425.6万元的当天,林文举刻的品田黄石薄意随形章《赤壁夜游》重129克,以392万元成交每克成交达3.04万元,为该场之。另外一件田黄《螭虎薄意章》也以369.6万元的成交,每克成交价为2.19万元。
田黄石密度与它石不同,把握住田黄的比重特征,便可避免差错。田黄的比重,是指田黄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其比重约在2.53--2.9之间。同体积的掘性石对比,硬田、鹿目的份量重。三坂之田均较接近,而其中大部分的碓下田、下坂田、坑头田都比硬田、鹿目等比重稍小。中坂田介于上、下坂田之间,比前者又稍轻些。上坂田接近中坂田就更轻些。掘性高山比上坂田要轻得多。这些都可作为鉴定田黄真伪及优劣的参考依据。
田黄的比重与其它宝石,矿物的比重都取决于其化学成分与内部的结构状态。结构越紧密,比重则越大。此外生成环境也与比重大有关联。据有关科学测定,岩浆早期形成的无水矿物就比晚期含水的矿物比重大,原生矿物一般比次生矿物比重大。因此,比重不仅具有鉴别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其生成环境的旁证或辅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