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古宫铜宝鼎
-
¥3500.00
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 ①《西周大盂鼎铭文》:“盂用对王休,用乍且南公宝鼎。” ②《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 ③《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筴。” ④《史记·孝武本纪》:“五月,返至甘泉。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以今为元封元年。” ⑤《史记·孝武本纪》:”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 ⑥《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 ⑦《旧唐书·玄宗纪上》:“丁未眉州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宝鼎。” [1] ⑧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宝鼎归汉室,锦帆终古似隋家。”
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雨窗怀松之南水》词:“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茶烟飏起,细煎花乳翻白。”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宝鼎炼神药,不如手中巵。”
重器:泛指珍宝。如《触龙说赵太后》:多予之重器。这里是指青铜之器,肇始于夏,鼎盛于商周,衰微于春秋战国。青铜“礼器”,其铸造精美,品类繁多,是商周文化中具代表性的器物,并具有“明贵贱,辨等列”的作用,所以又名“重器”。
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 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商周时期青铜鼎器型有圆鼎和方鼎之分,圆鼎出现较早,流行时间较长,数量也较多。在目前所见的商代青铜圆鼎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子龙鼎是体量大的。周代大型青铜圆鼎则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大盂鼎、上海博物馆所藏大克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毛公鼎负。
商周时期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参与展出的还有铸铜陶范和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的几种珍贵拓片,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铭文、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