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康熙郎窑红瓷器一般值多少钱?
-
面议
但是古代郎红以铜为着色,与现代的铜元素为着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化工原料跟原矿原料完全是两种概念。以原矿材料烧成的郎红,颜色与肌理中会有细节的体现,如俗称的牛毛与兔毫,颜色更深,化工原料烧出的虽然也红,但层次难以凸显。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点。但是""郎不流""也不尽然,根据耿宝昌先生的调查统计,约有15%是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但与后世窑变釉的斩足现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区别。
郎窑红,又称为“郎红”,是清代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创烧的红釉,因其色彩如刚凝结的牛血红色,内有丝丝纹理,如同牛毛之状,色彩红艳鲜明而,也是康熙朝瓷器的名品。郎窑红釉有几种颜色:深如红黑,艳如牛血,淡如美人醉几种。它的着色剂是氧化铜,因窑内还原氛围不同颜色略有差异。本拍品为美人醉颜色而非牛血红,亦是郎窑红中较少见的颜色,相比牛血红的浓艳它更温文尔雅。
清人许谨斋曾有诗赞美曰:“宣成陶器夸前朝, 迩来推郎窑,郎窑本以中丞名。比试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诗中“贡之廊庙”指郎窑红器物曾供内廷。结合郎窑红的传世之物,如观音尊、棒槌瓶、穿带瓶、胆式瓶、梅瓶、僧帽壶、高足杯等,无论其造型、釉色都不难看出绝非一般民窑所能烧制而成。
Lot8388
清康熙 郎窑红釉琵琶尊
高27cm
成交价
RMB 989, 000
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 潜龙腾渊-日本名轩御藏长物
备注:1.庆宽家族旧藏,后由北京市文物局退赔(退赔编号00383) ;2.日本私人藏家旧藏
此尊撇口,束颈,垂腹,二层台式圈足,通体施郎窑红釉,釉层肥厚莹润,釉面布细碎开片。口部釉层因垂流而变薄漏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圈足内施白釉。底部釉色呈现“苹果绿”之特征,并无落款识,为典型康熙郎窑红制作技法。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体厚重,釉色鲜红明亮,为康熙早期郎窑红经典之作。本品出身,来自于清宫内务府三院卿庆宽家旧藏。被查抄,后由北京市文物局退赔(退赔编号00383) .红釉器始烧自明初,臻善于永宣。红釉发色极艰,即便巧匠难成,窑出多有瑕疵,色正佳器寥寥,是以景德镇御器厂明代遗址出土大量废品破片。宣德以后,几乎尽弃铜红,红釉器之烧造,至康熙才告大规模复兴。郎廷极(1663-1715),康熙四十四(1705)至五十一(1712)年间,出任江西巡抚,督理景德镇御窑厂事务,尝命重调明初釉色,复烧铜红,浓若牛血殷妍者,谓之「郎窑红」,亮泽均润,正如本品之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