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庭院佛像雕塑
-
面议
佛像雕在温州已有1000多年历史。分泥塑、樟木雕及青石雕三类。出于温州塑佛艺人之手的瑞安仙岩寺十八罗汉、市区妙果寺四大金刚、洞头县天后宫妈祖娘娘、温州江心寺大型佛像等,均以艺术性强而博得群众称赞。青石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3米,被台商购去,供在台湾秀明宫里。
佛像雕塑是雕刻艺术种类的其中一种,也是流传时间长的一种。早期的佛像雕塑多见于石雕石刻,后来铜佛像雕塑开始出现,铜佛像大多形体较小而,便以携带供奉于佛寺和信众家中佛龛,或纳藏于佛塔地宫之中,从古流传至今,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佛像雕塑依种类主要分为;
1、 石窟造像,包括石雕与泥雕像;
2、金铜造像;
3、石窟之外,单成件的各种石雕佛像,有单体佛像、造像碑、造像塔、造像幢等。
在众多寺庙石雕佛像中,较常见的要属石雕观音菩萨像,几乎所有的寺庙内都喜欢供奉一尊石雕观音像。大慈大悲的石雕观音菩萨虽然早已成佛,却仍然心系众生,倒驾慈航;为普度众生而应化成不同的形象。由此可见,寺庙石雕佛像不仅点缀了寺庙风光,而且人们通过观佛礼佛,也能帮助自己净化心灵;领悟佛学中无私大肚的处世哲学。总而言之,寺庙石雕佛像不仅对于寺庙,还是对于普通信众而言,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佛陀,在狭义上说,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但是,随着佛教教理的发达,“佛陀观”便分为法、报、应三身。遍满宇宙寂静之无色无形的理佛,称为法身佛;为着救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积功累德的结果而显现出佛身,并建立净土的是为报身佛;因化益众生,而出现在娑婆世界的,是为应身佛。诸佛的名字在经典上记载的有卢舍那佛、大日佛、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佛有时称如来,这是梵语多陀阿迦度的意思。
在我国是佛学强国,历史渊博,佛象的石雕佛像总数很,类型多。佛像雕塑常指的是释迦牟尼、十八罗汉、观世音菩萨、弥勒、胁侍菩萨等雕塑作品,这种佛像雕塑尽管有据可考,但终归是中国经典故事中的形象。石雕佛像雕塑作品被用于敬奉朝圣的佛像雕塑主要是木雕制作或是石雕加工,在一些的寺院石雕佛像手工雕刻也将会度上金粉,作为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