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厂房检测,厂房安全鉴定
-
¥10.00
1中政建研厂房安全检测问题综述
根据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工业厂房钢结构安装中焊接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焊接变形。焊接变形包括纵、横向收缩、弯曲变形、角变形的扭曲变形等,焊接变形主要是由于焊接受热不均所至,它不仅可以改变钢结构外观形状、几何尺寸、降低装配质量,甚至有时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使构件质量达不到设计和使用要求。同时,为矫正这些变形,往往要花费大量工时。矫正复杂变形,矫正工作量有时远远超过焊接工作量,如果很严重的残余变形,经矫正后也无法达到使用要求,或根本无法矫正时就只能报废。
2)残余应力与残余变形。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焊接温度的不均匀变化和对焊接变形的校正,均使构件产生残余应力;焊接温度的不均匀变化和框架对构件的约束作用,亦使其产生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对于多跨钢框架,梁柱节点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将在梁的轴线方向上积累,根梁焊接产生的变形,使后一根梁预留的焊缝坡口宽度增加,为填补坡口,需增加焊缝的宽度,因而产生更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如此逐跨地积累,使框架终产生很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虽不会影响结构的塑性极限强度,但会降低构件的刚度,影响其弹性极限承载力;且残余变形的存在,使框架的二阶效应增加。
3)突发性断裂。突发性断裂在钢结构安装施工中时有发生。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其断口呈整齐的切割面状,这种断裂破坏性与危险性,往往施工人员还没反应过来事故就发生了。究其原因,一般是焊接电流增大或焊接速度降低,从而使焊接线能量增大,导致热影响区的晶粒变得粗大(即生成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从而使该区域的韧性大大降低,引发突发性断裂。
4)其他焊接质量缺陷。如焊缝咬边、焊瘤、夹渣、气孔、未焊透等质量问题。
2中政建研厂房安全检测质量控制的实践
2.1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控制标准,我们在实施本焊接工程中对人、机、料、法、环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1)对“人”的控制。“人”———主要是指操作者及检验、试验者。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相关条款要求,,对焊接人员、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及能力进行鉴定,包括检查资格证书是否有效,检查资格证书所注明的允许操作范围,是否与目前即将开始的工程要求相一致,如焊接母材、焊接方法、焊接位置是否与焊工合格证所注明的相一致;其次,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例如,为确保施工质量,参加本次焊接施工的焊工全部按照JGJ81-9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第八章“焊工考试”的规定,进行了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才进入现场进行焊接。
(2)对“机”的控制。“机”———是指焊接设备、烘干设备和无损检测设备。施工前,我们均对相关设备预先鉴定和检查。如,焊接设备预先的鉴定与检查就包括:焊机的型号是否与焊接工艺要求匹配,焊接的电流、电压是否稳定,焊机电流的调整效果,焊机上的监测仪表是否有效等;对无损检测设备的鉴定与检查内容主要有:设备能力是否与焊件检测的要求相匹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等。
(3)对“料”的控制。“料”———主要指焊接母材、焊接材料(焊条、焊剂、焊丝)等。对“料”的控制主要包括:焊接材料合格证、质量证明、外观质量、包装、标识等的验证,必要时还需进行复验。
(4)对“法”的控制。“法”———主要是指焊接工艺,包括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施工技术方案。这是我们焊接质量控制的环节。对于焊接工艺评定,我们是编制并确定了焊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预热、后热及层间温度、电特性(电流种类、极性、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操作特性(焊接速度、摆动否、摆动参数、焊接层次)等。
对于焊接施工技术方案,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制,并贯彻具体焊接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包括焊接材料及其烘干要求、焊接顺序、焊接层次、预后热及层间温度、不同焊接位置时的焊接线能量(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针对钢结构焊接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还对关键部件的焊接进行了监控。例如,主梁的对接焊缝焊接,由于主梁的对接接头为阶梯形接头,故其焊接顺序为:先焊接侧焊缝,再焊接仰焊缝和平焊缝,后焊接横向焊缝。在焊接对接焊缝时须先用直径Φ3.2mm的焊条做打底焊接;然后再用直径Φ4.0mm的焊条做填充焊接;用Φ3.2mm的焊条盖面。在安装的过程中,强调不要随意增加对接接头之间的间隙,控制好坡口角度,减少熔敷金属截面积。在横向焊缝与平面焊缝、侧面焊缝和仰焊缝的交接处设置引弧板,以消除起弧和落弧带来的缺陷。特别是在进行立焊缝焊接中要注意两点:
1)在进行打底焊接时,要适当增加熔敷金属的厚度,增加焊接线能量,以增大钢板的受热范围,防止焊后钢板冷却过快而导致焊缝开裂;
2)立焊缝成形后,等焊缝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再焊接仰焊缝和平焊缝。周详的焊接方案,确保了主梁焊接的质量。又如,针对焊接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问题,我们采用热加工法和机械矫正法来矫正变形。热加工法矫正变形的关键是正确使用火焰和温度,加热的温度宜为750~900℃,此时的钢板颜色表现为暗红色,但是同一部位加热矫正次数不得超过2次,并应缓慢冷却,不得用水骤冷。机械矫正法是用千斤顶来矫正变形的方法,把千斤顶放置在变形钢梁的一侧,其基座放置在刚度较大的梁上,然后通过千斤顶对变形的梁施加外力,使钢梁回到适宜的位置,让这种状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卸下千斤顶。结果焊接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消除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5)对“环”的控制。“环”———是指焊接操作环境,包括气候环境和工作环境。气候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工作环境包括工件表面干燥及清洁程度(有无油污、铁锈)等。
上述五个方面因素如果发生变化,应再次确认其是否仍然符合要求。实施焊接全过程的连续监控的目的,就是确保影响焊接质量的诸因素始终处于控制之中,从而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例如,焊接操作人员发生了变化,应重新审核新增人员的资格及能力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特别是对重要节点、承重梁等的埠接,还应在实地测量焊接操作时的电流、电压以及焊接速度的同时,立即计算出其焊接线能量,以便发现线能量超出规定范围时,能立即通知焊工调整焊接参数。
3结束语
结合以上所述,通过对“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焊接质量进行控制,以及全程质量监控,使工程顺利完工,并如期投入使用。并各项使用功能保持良好,焊接工程质量也就得到充分的肯定。
01 现场初步调查
1) 原设计图和竣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历次加固和改造设计图、事故处理报告、竣工验收文件和检查监测记录等;
2) 原始施工情况;
3) 厂房的使用情况;
4) 根据已有资料与实物进行初步核对、检查和分析;
5) 填写初步调查表;
6) 制定详细调查计划。确定必要的实测、试验和分析等工作大纲。
02 现场详细调查
1) 结构构件、结构构造、结构布置、支撑系统和连接构造的检测;
2) 厂房地基基础的检测;
3)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作用效应的组合调查分析,必要时进行实测统计;
4) 结构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的检测与分析、结构构件的计算分析、现场实测,必要时进行结构实验。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等级标准
01 评级居次及等级划分
02 鉴定等级标准
1) 子项评定等级要求
2) 项目或组合项目评定等级要求
根据项目可靠性影响的程度,将子项分为主要子项和次要子项两类。结构承载力、构造连接等应划分为主要子项;结构裂缝、变形等应划分为次要子项。
3) 评定单元等级要求
关于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在进行等级评定时,要分清厂房的主体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构件评定类别和评定要求是不一样的。
单层钢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上表中排列的顺序列每一项的质量验收记录单层钢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有关允许偏差验收记录(GJ3.8.1)上表中排列的顺序列每一项的偏差验收
轻型钢结构在这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钢结构的广泛应用,钢结构的技术难度会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安装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问题也会愈来愈受关注。我们应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切实有效地实施工序管理。既做好质量预控工作,也要重视过程控制和成果校核。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质量,防止安装质量事故发生。
一、钢柱偏移
1、施工准备
(1)编制钢结构吊装施工组织。其内容包括:计算钢结构构件和连接件数量、选择吊装机械、确定流水程序、确定吊装方法、制订计划进度、确定劳动组织、规划构件堆场、确定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
(2)基础准备和钢构件检验。其内容包括:轴线误差测量、基础支承面的准备、支承面和支座表面标高与水平度的检验、地脚螺栓位置和伸出支承面长度的量测等。基础支承面、支座和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规定。吊装前应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仔细检验钢构件的外形和几何尺寸,如有偏差,在吊装前应设法消除。
(3)必要时验算钢构件吊装稳定性,验算公式请查有关资料。
2、操作工艺
(1)钢桩的吊装方法与装配式钢筋砼柱相似。对钢柱可采用双机抬吊的方法进行吊装。起吊时,双机同时将钢柱平吊起来,离地一定高度后暂停,移去运输平板车,然后双机同时打开回转刹车,由主机吊起吊,当钢柱吊装回直后,撤走副机,由主机单吊装,将钢桩插进锚固螺检固定。
(2)初校钢柱,待垂直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使起重机脱钩。其垂直度用径纬仪检验,如有偏差, 用千斤顶纠正。钢柱位置的后校正,使其安装偏差符合有关规定。然后在柱四周用10mm厚的钢模定位,用电焊固定,钢柱复校后,再紧固锚固螺栓,并将承重块上下点焊固定,防止走动。
3、预控措施
(1) 预埋螺栓位置用定型卡盘卡住,然后浇筑砼。
(2)钢柱底部预留孔应放大样,确定孔位后再作预留孔
二、地脚螺栓位移
1、施工准备
(1)钢构件预检与配套。吊装单位应根据制造厂的测量报告,对钢构件进行复检和抽检。对钢构件预检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标准应与制造厂一致。现场吊装应根据预检数据采取相应措施, 以吊装顺利进行。根据安装施工流水顺序进行构件配套。
(2)钢柱基础检查。柱基的定位轴线、基准标高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安装单位对柱基的预检是定位轴线间距、柱基面标高和地脚螺栓预埋位置。
(3)标高块设置及柱底灌浆。根据钢柱预检结果,在柱子基础表面浇筑标高块。待节钢柱吊装、校正和锚固螺栓固定后,要进行钢柱的柱底灌浆。
(4)钢构件堆放。根据安装流水顺序由中转堆场配套运入现场的钢构件,利用现场的装卸机械质量将其就位到安装机械的回车半径内。
(5)安装机械的选择。
(6)安装流水段的划分。
2、操作工艺
(1)在吊装节钢柱时,应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加设保护套,以免钢柱就准时碰坏地脚螺栓的丝牙。
(2)根据钢柱重量和起重机起重量,可采用双机抬吊或单机吊装。(3)钢柱就位后,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后调整垂直度。柱子要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进行校正,标准柱子的垂直偏差应校正到零。为了控制安装误差,一般选择标准柱的柱基中心线为基础点,用激光经纬仪以基础点为依据对标准柱子的垂直度进行观测。标准柱一般
是选择平面转角柱为标准柱。其他柱子通常以标准柱为依据用丈量法测定。
(4)钢柱轴线位移校正,以下节钢柱顶部的实际柱中心线为准,安装钢柱的底部对准下节钢柱的中心线即可。
3、预控措施
(1)在预埋螺栓的定位测量时,厂房若从条轴线依次量测到后一条轴线,往往容易产生累计误差,故宜从中间开始往两边测量;
(2)预埋地脚螺栓尽量不要与硂结构中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好有一套立的固定系统,如采用井字型钢管固定。在硂浇灌完成后要立即进行复测,发现偏差及时处理;
(3)预埋完成后,要对螺栓及时进行围护标示,作好成品保护;
三、连接板拼装不严密
1、施工准备
(1)先检查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是否正确,精度是否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尺寸有误差时应予调整。
(2)构件接触面进行处理,增加摩擦面间的摩擦。
(3)电动板手的校正。
2、操作工艺
(1)安装高强度的螺栓,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孔。穿入方向宜一致并便于操作。
(2)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按一定顺序施拧,宜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并应当天终拧完毕。
(3)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初拧和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分初拧、复拧和终拧。复拧扭矩应等于初拧扭矩。
(4)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施拧架用的扭矩扳手和检查采用的扭矩板手,在每班作业前,均应进行校正,其扭矩误差应分别为使用扭矩的±5%和±3%.
(5)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结束后,应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为合格。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终拧结束后,宜采用0.3~0.5kg的小锤逐个敲检,且应进行扭矩检查,欠拧或漏拧者应及时补拧,超拧者应予更换。
(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扭矩检查应在终拧1小时后、24小时以内完成。扭矩检查时,应将螺母退回30°~50°,再拧至原固测定扭矩,该扭矩与检查扭矩的偏差应在检查扭矩的±10%以内。
3、预控措施
(1)构件在装车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卸车堆放垫平整;
(2)对大型构件的起吊位置,要经过计算确认;多台吊机同步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平稳起吊;
(3)为尽量消除累计误差,构件在拼装时应从中间往两边分,并加强过程量测,发现偏差后,要及时找出原因并调校好;安装过程中如发现偏差过大,千万不能强行校正或随意扩孔,应交设计采取技术补救措施解决。
如何防止钢结构厂房基础下沉需从基础承台做起,当钢结构厂房每平方米达到25KG以上基础承台需要达到1米高、1米宽和1米深,每平方米灰到35KG以上的钢结构厂房需要做圈梁和1.2米的基础,具体还需要根据地面自身情况。
当钢结构厂房已施工完毕,又没有做好前期的投入,哪么我们该如何防止钢结构厂房基础下沉,简单的来说就是加固,将所有的钢结构立柱用工字钢或槽钢圈起来,形成一个网状。此方法能防止钢结构厂房的基础下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