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金单位总换券
-
面议
关金券全称为"海关金单位总换券"。简称"关金"。1930年1月南京国民规定海关进口税改用金单位代替海关两,时值0.601866克,等于0.4美元、19.7265便士、0.8025日元。但实际征税时并不接受各国金币,而是由纳税人支付关金券。1942年4月后关金券进入流通,与法币比率是1关金折合法币20元。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后,关金券停用。
PART
01
关金劵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关金券发行之初,正面为国父孙中山像,印有地名和"凭票即付"等字样,背面图样为上海海关大楼,均为直型。
原来海关收税为银两,1929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关税收入。银价持续下跌虽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对偿还外债而言,则增加了负担。于1930年1月决定征收金币,以值0.601866克为单位作标准计算,称"海关金单位",合美元0.40元;1930年中央银行即委托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关金兑换券;1931年5月中央银行正式发行关金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
关金券流通17年半,期间正式发行的关金券种类有47种,未发行的有4种。由于国民严重财政危机,恶性通货膨胀迫使关金券进入流通领域,终不但没有稳定金融,反而成为废纸一张。因此当时大量关金券被人们弃之,然后在历史长河中大量消失,因此此券在目前收藏市场上属于“一票难求”。
民国期间制造与发行的纸币种类版别是非常之多的,故此也可以在收藏爱好界当中经常见到,其中关金券纸币是炙手可热的一件收藏品种类,在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们所经营的收藏交易市场当中得到了供不应求的一方面,可见它在日后的市场行情方面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势头大热,未来的收藏价值更是不可估量。随着历史岁月的流逝,它也有了足够久远的文明历史,见证了我民族从腐败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世界强国,如此也更是得到了收藏爱好者粉丝们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