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汪野亭瓷板画私下交易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汪野亭 瓷板画《四季图》青绿山水挂屏 506.00万
尺寸:18.5×74cm×4
拍卖时间:2013-12-03
汪野亭潜心学画,从不满足现状,而一心寻求深造机会。但考虑到一家四口的生活来源和自己在深造中的开支,愁肠百结。祖孙毕竟是血脉相连,汪享荣毅然助汪野亭考进江西省陶业学堂。汪野亭选修美术,师承张晓耕先生专修山水、潘勾字(又说为潘陶宇)先生学习花鸟等。正规的教学,系统的培训,为其打下扎实的基础。
汪野亭毕竟家境清贫。为了减轻祖父的负担,他半工半读,课余替瓷商绘瓷。既缓解经济的拮据,又学以致用。1909年,他以的成绩毕业,同年进入景德镇以绘瓷谋生。
乾隆朝瓷板得到广泛应用,烧造尢多,除同于康、雍正时镶嵌在床、几、桌、椅等器物之上外,更多镶于插屏、挂屏、多扇围屏。彩绘内容为翎毛花卉、名山风景、人物故事。瓷板的工艺特征为瓷面平整,薄而坚致,修胎规矩,釉面洁白或稍显青白,的一点是釉面多有均匀细小的皱纹。乾隆朝还风行漆地瓷板画,这种瓷板画与螺钿的制作工艺相类似。即用瓷板作纹饰,再镶嵌于漆板上。乾隆时期以这种工艺制作的瓷字对联也较多,这表现出乾隆朝陶瓷工艺追求奇思妙想、鬼斧神工、精妙绝伦的风格。乾隆朝的瓷画艺术品种多样,内容丰富,构思新奇,纹饰繁丽,形象逼真,笔法严谨。嘉庆以后陶瓷生产每况愈下,但瓷板画依然受人崇尚,品种却是更多,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横条、扇形等形式无一不有,且瓷板画面积更大。虽然瓷画艺术日趋僵硬,繁缛华丽,生动不足,但继之而起的浅绛彩又使清末瓷板画在绘画形式上得到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