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冯伟光C10C60
从水泥水化反应角度
水灰比过大:在混凝土中,若有过多的水分,水泥颗粒会被大量水分隔开,颗粒间距增大,使得水泥水化反应生成的胶体难以充分填充颗粒间的空隙。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余水分蒸发,会在混凝土内部留下较多的孔隙和通道,这些孔隙相当于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在受力时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的部位,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水灰比过小:水分过少则无法满足水泥完全水化的需求,部分水泥颗粒不能充分发生水化反应,不能形成足够的胶体和晶体来提供强度,从而限制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且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在后期遇水再发生水化时,可能会因体积膨胀等原因对已形成的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

从水泥石与骨料粘结角度
水灰比过大:新生成的胶体水泥浆浓度低,水化后混凝土体内的多余游离水分往往先附着在骨料上,胶体与骨料粘结面积减小,粘结力下降,在受力时,骨料与水泥石之间容易出现界面破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水灰比过小:当水灰比过小,混凝土过于干硬,在搅拌和浇筑过程中,水泥浆对骨料的包裹性和润滑性变差,也会影响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效果,进而影响混凝土强度。

实验室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需通过实验验证可行性。通常要进行坍落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等,了解不同水灰比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质,以确定佳水灰比。可制作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试块,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绘制水灰比 - 强度曲线,找出满足强度要求且和易性良好的水灰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