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机时间7-10天适用范围学校、体育锻炼、健身防护级别防水、防跌落、防尘心率带数量60支传输距离400米范围;超远距离传输
季浏:《体育与健康(2022年版)》解读
2022年4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从顶层设计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实施等主要环节均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而落实到实践教学当中,运动技术如何教学、运动负荷如何掌控、体能练习如何把握……诸多实际问题困惑着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本期《体育教学》杂志整理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组长季浏教授针对一线教学问题作出的解答,以期为体育教师解惑。
季浏教授介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
一、关于动作技术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微观层面讲,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每节课应进行结构化知识和技能教学,摒弃以往单一知识和单个动作技术的教学。一节课只让学生学练单个动作技术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核心素养的,只有让学生学练基本运动技能和组合运动技能,并在对抗、比赛或展示中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问:不学练单个动作技术,怎么能够参与一项运动的对抗、比赛或展示?
答:过往几十年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每节只让学生学练单个动作技术教学的体育课并未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也难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因此一味地秉持旧有、落后的教学观势必定不能改变现状,解决现存的问题。此外,单个动作技术的掌握并非依赖长时间的静态练习,而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改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至于单个动作技术掌握不熟练就不能参与比赛之类的观点,则更不敢苟同。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需要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才能参加对抗、比赛或展示。任何动作技术的熟练掌握是一个需耗费数年,甚至终身学习的过程,普通学生群体并非运动员,一味按照此类悖论进行体育锻炼与项目学习,不合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学习规律,也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了12年体育课一项运动技能未掌握的窘境难以得到改变。
学生运动负荷监测的标准、学生体育运动监测的标准
运动负荷由群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衡量。群体运动密度指一节体有实践课中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应不低于75%,目的是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减少教师让学生集体停顿下来进行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队形调动等的时间,摒弃“说教课“,大多数时间所有学生都在运动;个体运动密度指一节体育实践课中单个学生的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应不低于50%,目的是减少学生排队等待练习的时间,每个学生的基本运动时间
浩言健康“浩体云”体能训练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评估个体体能训练效果的系统。该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软件和用户界面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通常被安装在个体的身体上,用于收集各种生理数据,如步数、运动姿势等。数据采集设备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训练效果评估报告,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训练进展和健康状况。
用户界面是个体和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手表等设备来展示监测结果和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建议。个体可以通过界面设置训练目标、查看历史数据、接收训练计划等。
体能训练监测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提供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从而调整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帮助教练或训练员进行个体或团队的训练管理和监督。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监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监测和评估体能训练效果的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软件和用户界面等组成部分,提供个体化的训练建议和监督,以提高训练效果。
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尽相同的,
用同一方法训练,有的孩子很轻松,
有的可能已经气喘吁吁,
而运动负荷是训练中反映运动强度的好指标,
因此,我们监控孩子们的实时运动负荷来反映和
调整运动强度,使训练效果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