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复合土工膜联系方式
-
面议
周边接界处理的要求是将复合土工膜与周边土体联结紧密,封堵渗流入口,截断侧向的渗漏路径,防止渗水进入土工膜底面,形成水泡,在库水位下降时胀破土工膜。因此周边接界一定要挖截水槽,并将土工膜埋入槽内。具体布置见设计图。
焊接技术
①焊道搭接宽度:80~100mm;平面和垂直面的自然褶皱分别为:5%~8%;预留伸缩量:3%~5%;边角料剩余量:2%~5%。
②热熔焊接工作温度280~300℃;行进速度2~3m/min;焊接形式为双焊道。
③破损部位修复方法,裁剪规格相同的材料,热熔粘补,聚乙烯胶密封。
④焊道处无仿布的连接,采用机械缝合。
⑤水下管口的密封止水,采用GB橡胶止水条密封,金属包扎并防腐处理。
复合土工膜与周边边界严密结合,施工时可在地基和岸坡开挖锚固槽连接,如果地基是浅层砂砾石透水层,则应将砂砾石开挖掉,直至基岩然后浇筑混凝土底座,将土工膜固定在混凝土内,如果地基是不透水粘水层,可开挖深为2m,宽为4m左右的锚固槽,将土工薄膜置于槽内,然后密实回填粘土;如果地基是深厚的砂砾石透水层,可采用土工薄膜铺盖的方式进行防渗,其长度根据计算确定,铺盖部位整平,并铺设厚约30cm,大粒径为20mm的过渡层,同样膜上也要铺设过滤层,随后加设保护层,薄膜周边应与两岸岸坡不透水层严密结合,防渗薄膜与锚固槽的连接视薄膜与混凝土的允许接触渗透坡降确定。聚氯乙烯和丁基橡胶类薄膜可用粘合剂或溶化剂很好的粘着于混凝土面上,故嵌入长度适当可短些,因聚乙烯薄膜不能粘着于混凝土面上,故嵌上混凝土的长度至少为0.8m。
设计材料
根据工程性质、类别、应用部位,使用条件、设计要求等来选择适宜的种类及规格。
根据工程设计的水压力要求强度,以及暴露、埋压、气候、使用寿命等应用条件,来确定土工膜的厚度。
根据工程实际尺寸、面积、施工条件、施工能力,以施工时接缝少为原则,来确定土工膜的宽度与长度。
当基层为混凝土结构时,宜选择可直接在水泥基层上直接粘接的长丝无纺布复合土膜。
公路中应用于防渗处理,中央分隔带下部防渗时一般采用一布一膜200-300g/m。
土工膜焊接质量检测: 1.测试前,务必先用水或者绝缘冷却器进行冷却。测试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6℃ ~31℃内。若样品的温度21.1℃,则强度会有所减损;
2.检测方法应采用充气法及室内试验,也可采用火花试验或超声波 探测法.
3.每个样品都需用现场的张力计进行2次剥离测试,然后再进行剪切测试。
4.检测设备采用压式检测仪及真空检测仪.
5.对粘接的焊缝进行剪切和剥离检验时,只能土工膜被撕坏,不能出现焊口的破坏。测试得到的剥离和剪切值需要满足规定的数值,否则即为测试不合格。热熔焊和挤出焊的样品都需要通过试焊测试,五个样品中如果有一个未通过都需要重新进行试焊。
土工膜的回填:
1.为了加强对暴露在外防渗膜的保护,使起使用寿命更长,我们一般如下方式:
2.回填土应分粗沙、碎石、砼石层进行,每层填土的厚度应随填土的深度及所选压实机 械性能确定。层粗沙填土厚度不应小于20cm,第二层碎石厚度不应少于30cm,第三层砼石或块石层厚度不应少于30cm。
3.在铺好的膜上铺一层土工布加以保护,在土工布上再铺一层砂石或土壤来二次保护;
4.回填一般采用后卸式运土车,蹍压密度等都应由设计确定之后,车辆才能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先从土工合成材料两侧卸土,施工以及回填平面应始终呈“凹”形(凹口朝进场方向)。
5.在铺好的膜上铺一层细土或用用铁丝网做一层混凝土,再加以美化。 土工膜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下施工,但应避免浸泡在水中;
6.回填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地基沉降情况,控制回填速度。
7.如果地面有水气时,要做好排水措施后铺设,以防止土工膜粘水后无法焊接;
8.土工合成材料上层填土,填土机械只能沿垂直于土工合成材料 的铺放方向运行,应用轻型机械(压力小于55kPa)摊料或碾压。填土高度大于600㎜后方可使用中型或重型机械入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