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看这个背胶,好的玻化砖背胶可以增加玻化砖和粘结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有效预防玻化砖空鼓、脱落等问题。
但是去年我们依然发现,很多施工现场用了玻化砖背胶,可是出现空了鼓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下,液体和粉体的配比不够准确,液体偏多、粉体偏少。玻化砖背胶涂刷厚度不均匀,砖四周留边太宽。
地砖空鼓引起起拱
瓷砖空鼓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而空鼓造成的危害更是令人后怕,所以为了避免空鼓,就要认清造成空鼓的原因,提前预防。
玻化砖是指吸水率≤0.5%甚至≤0.1%的陶瓷砖,即《陶瓷砖》国家标准中的附录G类产品,如市场上常见的抛光砖、微晶石、釉抛砖及瓷质釉面砖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饰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原先只用于铺地的瓷质砖产品,现在也广泛应用于住宅公共部位用于代替天然石材。
在玻化砖的应用场所由铺地变成上墙后,相对应的施工工艺也应做调整,如仍采用传统的水泥砂浆湿贴瓷质砖上墙,是一种不成熟的施工工艺,极易造成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尤其是公共部位人流量比较大,容易坠落伤人,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从粘结机理上看:
水泥属水硬性胶结材料,其粘结力是依靠浆料渗透入被粘结体孔隙内,逐渐形成针刺状结晶体并产生摩擦力,从而达到机械钉合粘结力。
玻化砖材质致密,吸水率低,一般仅为1‰,孔隙率较少,因此传统的水泥砂浆以及普通的瓷砖粘合剂很难实现有效牢固粘贴。
总而言之,楼宇内外小部分玻化砖出现空鼓,是物理原因,近期温度骤降,导致玻化砖的粘结强度下降,属正常现象。
砖空鼓算是装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业主家里装修后总是会东一边西一边的发现空鼓的情况,并且表示I don’t care。那是因为瓷砖空鼓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你还没有见识过!而且瓷砖空鼓就好比像是癌细胞一样,会逐渐扩散。时间一长,就会从一块变成好多块。传统工艺可能出现的问题
瓷砖胶虽然名字带个胶,但是主要成分还是水泥。
它的正式名字应该是瓷砖粘结剂。
相对比传统的水泥砂浆,它的厚度只有2-8mm,但是粘性更强。
水泥砂浆粘不住的玻化砖、抛釉砖等密度更高的砖也可以很轻松的让他们稳定的贴在墙面上。
德国人就很喜欢使用瓷砖胶来进行施工,因为瓷砖胶除了粘性强,使用“薄贴法”还能大大减少空鼓的情况。
石材单面上浆铺贴,出现空鼓薄贴法粘贴天然石材,降低空鼓率天然石材的膨胀系数为-6,约为混凝土的一半。按要求预留2-5毫米缝宽进行铺贴,可以分散不同膨胀系数的结合体因冷热温差而引起的体积膨胀应力。不留缝的“密缝铺贴”方式虽然有美观易清洁的优点,但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骤冷时,容易导致天然石材拱起脱落,尤其是大规格的天然石材。
瓷砖或石材空鼓或脱落的可能原因?
1)粘结剂选择不当。对于玻化砖或吸水率低的石材应选用粘结剂。
2)基面刚性不能满足瓷砖石材安装要求,存在变形。如轻质隔墙存在变形就容易出现该问题。
3)瓷砖或石材背面未清理干净,有灰尘或脱模剂等影响粘贴的物质。
4)大型瓷砖或石材未做背涂,或者背涂不符合要求,面材和粘结剂未形成有效粘结。
5)粘结剂用量不够,不能形成满贴。
6)瓷砖或石材铺贴后未将面材压入粘结剂,从而没有形成有效粘结。
7)对于容易产生振动的基面,如果瓷砖或石材铺贴后用橡皮榔头敲击过猛,可能会引起临近已经安装好的瓷砖振动,从而造成松动。
8)基面未很好找平,粘结剂层厚度不均匀,在粘结剂干燥过程中引起的收缩不均匀性较大,从而引起局部空鼓。
9)粘结剂厚度过大,干燥过程中引起的收缩大,容易造成空鼓。
10)粘结剂梳理条纹后,未及时将瓷砖铺贴到位。粘结剂的开放时间已过,容易引起空鼓和脱落。
11)粘结剂搅拌不均匀或未按规定搅拌,引起粘结剂性能不稳定,容易造成粘结力弱,终造成空鼓或脱落。
12)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未采取保护措施,或者材料温度过高或过低,又勉强施工。
13)未按规定设置膨胀缝,因内部应力造成瓷砖或石材脱落。
14)在基面伸缩缝上直接铺贴瓷砖或石材,因基面结构伸缩造成瓷砖或石材脱落。
15)养护期间未对完成面进行有效保护,养护期间的瓷砖收到压力、冲击和外力振动时容易造成后期的空鼓或脱落。
工程师AB-5石材空鼓灌浆树脂,空鼓、脱落为单组份绿色环保产品,具有粘结性、施工方便,简单、使用成本低、防水、防老化、耐高温,耐低温,、无味、等优势。大幅度的增加抹灰砂浆的粘结强度、防止砂浆过早硬化、减少砂浆开裂、提升防止渗水效果,适用于各种硬质砖和石材等背面处理,提高瓷砖石材与粘结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有效解决瓷砖,石材湿贴中常见的等问题。
地面空鼓的预防,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处理底层,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他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底层表面过于光滑,则应凿毛。门口处砖层过高应予剔凿。控制面层平整度,用靠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于,以面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厚薄悬殊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