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深基坑监测单位,水土保持监测
-
面议
基坑监测发现问题如何处理?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通知有关各方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
(2)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3)基坑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4)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地下裂缝、地面下陷;
(5)基坑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6)冻土基坑经受冻融循环时,基坑周边土体温度显著上升,发生明显的冻融变形;
(7)出现其他危险需要报警的情况。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基坑监测
1.位于大型地下设施安全保护区的范围内,如轨道交通。
2.城市生命线项目。
3.质优的历史保护建筑。
4.设备工厂,有特殊要求。
5.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有其他特殊要求。
基坑监测内容: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沉降、坑边地面沉降、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锚杆拉力、支撑轴力、挡土构件内力、支撑力柱沉降、挡土构件、水泥土墙沉降和地下水位状况等
基坑监测的目的
(1)基坑监测能够实时的了解整个基坑的稳定性,使得参建各个单位能够非常清晰直观地把握基坑的工程质量。
(2)通过监测数据对基坑进行动态分析,预测基坑发展趋势,基坑工程的安全。
(3)信息化施工的必要性。
(4)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反馈,使得设计更加全面,施工更为安全。
(5)通过反演分析法修正各项参数和经验公式,为基坑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
区域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不同侵蚀类型:(风蚀、水蚀和冻融侵蚀)的面积和强度。
(2)重力侵蚀易发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进行典型监测。
(3)典型区水土流失危害监测:1)土地生产力下降; 2)水库、湖泊、河床及输水干渠淤积量; 3)损坏土地数量。
(4)典型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1)防治措施数量、质量:包括水土保持工程、生物和耕作等三大措施中各种类型的数量及质量; 2)防治效果:包括蓄水保土、减少河流泥沙、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经济收益和增产粮食等。
水土保持监测目的
(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