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山区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一体机
-
面议
人脸识别系统的捕获与跟踪
人脸捕获是指在一幅图像或视频流的一帧中检测出人像并将人像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自动地将其保存。人像跟踪是指利用人像捕获技术,当的人像在摄像头拍摄的范围内移动时自动地对其进行跟踪。
人脸识别系统的人脸建模与检索
系统可以将登记入库的人像数据进行建模提取人脸的特征,并将其生成人脸模板(人脸特征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在进行人脸搜索时(搜索式),将的人像进行建模,再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所有人的模板相比对识别,终将根据所比对的相似值列出相似的人员列表。
人脸识别系统的图像质量检测
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图像质量的检测功能能对即将进行比对的照片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值来辅助识别。
2012年11月底,全市所有机关事业经办机构都启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建模认证工作,2013年5月底完成初次建模工作。若超过期限没有进行身份验证的离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系统将会自动停发其养老金。建模成功后,退休人员可以就近通过互联网和摄像头自行完成身份认证。
人脸识别支付系统
2013年,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启动了以人脸识别为核心技术的人脸识别支付方式的研究。
截止2014年8月,该中心已经完成了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关键性技术研究。该中心全球的人脸数据采集阵列,能够从91个角度对人脸同步采集,能对人脸识别影响大的多变光照、多角度、遮挡等状态进行优的识别效果。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的人脸识别系统已应用在边检站自动通关系统、动态人脸识别考勤机、多属性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等。在此基础上,中心研发出了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系统,已能够实现支付只需"刷脸卡"。
人脸识别被认为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甚至人工智能领域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人脸识别系统的困难主要是人脸作为生物特征的特点所带来的。
人脸识别的相似性
不同个体之间的区别不大,所有的人脸的结构都相似,甚至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这样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进行定位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是不利的。
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实际为"局部人体特征分析"和"图形/神经识别算法。"这种算法是利用人体面部各器官及特征部位的方法。如对应几何关系多数据形成识别参数与数据库中所有的原始参数进行比较、判断与确认。一般要求判断时间低于1秒。
人脸的识别过程
一般分三步:
(1)建立人脸的面像档案。即用摄像机采集单位人员的人脸的面像文件或取他们的照片形成面像文件,并将这些面像文件生成面纹(Faceprint)编码贮存起来。
(2)获取当前的人体面像。即用摄像机捕捉的当前出入人员的面像,或取照片输入,并将当前的面像文件生成面纹编码。
(3)用当前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的比对。即将当前的面像的面纹编码与档案库存中的面纹编码进行检索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