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白蚁防治中心有资质
-
¥500.00
为害地下电缆的主要种类为台湾乳白蚁和散白蚁类。在广东,因白蚁为害引起埋地电缆故障占总故障率的60%~70%(钟登庆,1981)。我国南方某一铁路局使用埋地塑料信号电缆及通信电缆曾被白蚁蛀蚀数万米,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曾发生过多次火车停运事故(沈重良,1983)。邮电通信系统使用的塑料电缆被白蚁蛀蚀也相当惊人,在某些地区所造成通信故障占总数故障率60%~70%(沈重良,1983)。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江门某厂一车间因埋地动力电缆被白蚁蛀蚀,造成短路,致使停电停产数天。1993年广州某厂埋地高压电缆因白蚁蛀蚀短路,引起爆炸。1999年11月广州某一别墅群中一栋因地下电缆被白蚁蛀蚀,短路停电。在广东,因白蚁蛀蚀各类埋地电缆造成故障时有发生。
白蚁与蚂蚁
不论国内或国外,很多历史记载中常将白蚁和蚂蚁混为一谈,直到现在,蚂蚁与白蚁分不清的事亦时有发生。“白色的蚂蚁就是白蚁”,其实并非如此。虽然白蚁幼蚁及大部分工蚁和兵蚁的身体呈白色,但有些种类白蚁的工蚁和兵蚁头部都带颜色,如印白蚁属
和须白蚁属都为褐色。而且,有翅成虫多数都有颜色,有的黄色,如黄翅大白蚁;有的黑色,如黑翅土白蚁。因此,色泽不能作为区别白蚁与蚂蚁的依据。
白蚁与蚂蚁的混淆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外形上,它们都是体形很小的多型性昆虫,都营社群性生活,且都有搏斗的习性;而在分类系统上,白蚁与蚂蚁相差很远,它们间的主的区别。
中国白蚊的分布 、汗见中国白蚁名录及分布)。
我国若以长江为界,其分布状况是越往北种类越少;越往南种类越多。以省份而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类多,其次是两广和福建。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黑龙江和吉林外,全国其它省、自治区均有白蚁分布,从辽宁(丹东)、河北(北京)分布至约北纬40',到山西(介林)、陕西(韩城、铜川)、甘肃(文县)、西藏(墨脱、错那),从东到西形成一条抛物线(图3-l5)。散白蚁分布纬度北到北纬40°,丹东、北京;到北纬35°,河南(洛阳);乳白蚁到江苏(建湖,约北纬33.5);堆砂白蚁属到四川(江安,北纬28.4)。筑垅白蚁、
土垅大蚁、云南土白蚁、球白蚁、锯白蚁等约北纬22.8以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暖温带较少。白蚁分布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也即是说,我国无白蚁的地区约占60%。从世界白蚁分布的纬度范围考虑,中国白蚁分布的北界可能会再推北1°~3°,即吉林的通化和长白山,新疆北部的伊宁和南部的哈什都可能有白蚁的分布。1979年作者等到吉林通化和长白山调查,1984年7~8月份专程去新疆伊宁,并从北疆乌鲁木齐沿线到库尔勒、阿克苏、哈什、叶城、和田等地,都未采到白蚁标本。新疆无白蚁分布。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四周高山环抱,海洋气流很难进人,因此具有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全国气温的低记录之一(-50.8°,1957年,富蕴)与高记录(48.1“,1944年,吐鲁番)均出现在新疆,那里气候特别干早,是世界上雨量少的地区之一。新疆东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中部和东南部平均一年降雨量只有几毫米。新疆北部主要湿润气流来自西北方北冰洋;南部印度洋气流因受喀喇昆仑山的阻隔很难进入新疆内地。戈壁滩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连水草、昆虫等都不易生存。戈壁滩中的平原,由于地下水的出现,已被人工开垦成绿洲;人工林和农作物全靠溶化的雪水灌溉,引水浸泡。白蚁无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甚至很难从其它地区蔓延、传播到那里。
白蚁的栖性
任何动物都有其特的栖居习性和栖息环境要求,如蚯蚓以土壤为家,终生离不开土壤;老鼠以洞穴为居,洞穴是它藏匿、休息和抚育后代的场所。白蚁也不例外,有特定的环境要求。尽管白蚁种类繁多,若按其栖性来分,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木栖性、土木栖性和土栖性。
一、木栖性白蚁
木材是此类白蚁的惟一栖居场所,巢居和白蚁群体都在木材中,严格不能离开木材,否则就无法生存。这类白蚁的栖息场所也是取食场所,栖性和食性是无法区分的。所蛀的木材就是其栖居场所,活动到哪里,就在哪里取食,往往木而居,很少侵蛀别的木材,如在我国湛江、海南严重为害的铲头堆砂白蚁和截头堆砂白蚁属此类。
此类白蚁巢群不大,几十头、上百头个体便成为一个群体。同时,没有固定结构的巢穴,蛀蚀的木材,就是巢居,极易因在商贸活动中,木材交易或货物的木包装搬迁而扩散。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我国的湛江、海南分布极普通,严重为害房屋的木质材料桁梁、家具、办公用品等,扩散性强,防治不易。
木栖性白蚁因其蛀蚀木材的所含水分不同而又再分为干木白蚁和湿木白蚁两类。
巢体类型
营巢居生活的白蚁,其巢体结构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差别甚大,从巢:的分散或集中的程度看,白蚁巢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分散型巢居
此类白蚁因其群体小,群体内个体数量少,群体活动到哪里,巢体就搬迁到哪里,好像“游牧民族”一样,巢体没有固定的结构和稳定的位置,其蛀蚀的孔道就是巢穴,群体内的个体就在这些孔道上活动,巢内除自身蛀蚀的孔道和它蛀蚀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粪便外,别无他物。严重为害干木、硬木的,广东湛江地区民众称为“棚虫”、“干虫”的堆砂白蚁即属此类。
2.半分敝型巢居
此类白蚁有较固定的巢穴构造,巢居由自身的粪便和搬运来的食物,通过唾液粘结而成的多孔状不规则的空隙,形状往往与被害物或其活动的场所关系很大。在世界各地和我国分布广的散白蚁类为典型,因其分布广,种类多,易饲养等特点,研究比较深入,无论生物学,品级分化等领域都有不少研究论文,是深人探索白蚁奥秘的好材料。
集中型巢居
这类白蚁的巢居,大而集中,如台湾乳白蚁的球形、椭圆形巢,黑翅土白蚁的圆锥形巢体和筑垅白蚁凸出地面的垅巢,多数有固定而集中的巢体,尽管也会因巢居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而有所变化,但巢体显然是固定、集中而大型的。
集中型的巢体,结构极为复杂,构筑巢体的材料有土粒、纤维、草根、白蚁粪便及其巢周围的各种材料,经过白蚁渗合水和白蚁自身的唾液粘合而成的,有的很硬,暴落在空气中的垅巢的防水等性能,堪称的建筑师所为。
以台湾乳白蚁和黑翅土白蚁的巢穴系统作为集中型巢体典型,深人剖析如下,即可窥视此类白蚁复杂的巢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