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下的聋儿可以植入人工耳蜗吗?
-
面议
耳聋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为尽早实施干预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儿童早期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尽早暴露于听觉语言环境下,增强语言技巧、言语质量,扩展表达和接受的词汇量。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 12 个月内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其听力和言语能力可获得更大的改善,患儿更有可能完全发挥潜力,而不需要“赶上”或者以超过正常的学习速率来达标。
小于 12 个月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关键在于可靠的诊断,该群体的植入前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为测听、耳声发射、频率特异性听性脑干反应 (ABR) 或者多频稳态反应(ASSR)、声导抗以及声反射测试。
研究显示小于 12 个月有其他系统疾患且接受手术的儿童,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 12 个月以上的儿童。但耳蜗植入相关文献显示小于 12 个月群体的围手术期是安全的,多组报道 7 -12 个月龄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无相关的麻醉并发症发生。
相比于较大儿童和成人,小于 12 个月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失血的风险更高,此年龄儿童 100 -200 ml 的失血即有可能造成危象。幼儿乳突含有较高比例的骨髓,术中易于渗血,乳突导静脉短时、快速失血亦可能对整体循环血容量有较大的影响。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乳突导血管止血的技巧,对于较迅猛的出血应立即、切实止血。
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避免耳后切口向乳突尖下方延伸、术中逐层解剖以及对面神经的正确识别均有助于小于 12 个月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顺利完成。由于婴幼儿头皮菲薄,如植入体过于,可导致头皮张力大,感染和排异风险升高。
随着颅骨的增长,耳蜗与颅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植入装置有移动的可能性,所以连接刺激接受器和电极的导线应该有长度冗余,磨制合适的骨床以稳固地容纳植入体亦是非常重要的。
Roland 等多项研究证实小于 12 个月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较大的儿童和成人组无明显差异。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近 2 年共完成 25 例小于 12 个月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均一期恢复,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较小婴幼儿中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对诊断、测试的准确性、麻醉风险、外科技术、术中测试和术后编程、长期安全性、语言接受和语言表达的发展、言语感知结果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目前,各项观察显示对于小于 12 个月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而言,麻醉、手术和远期并发症的低发生率证明这一实践风险很小,而语言接受及发育的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