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园林绿化设计
-
面议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综合防治措施有植物检疫、生物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化学防治等。如前所述,树种选择要互相搭配,避免将两个转主寄生的树木邻近栽植,如果把苹果梨等与松柏种植在一起,很容易导致锈病的发生。行道树也要每隔一段距离换个树种,病害发生时可起隔离作用。
公路绿化指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内种植树木、花草和营造小型园林的工作。公路绿化应根据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进行总体规划,使之同公路建筑造型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公路绿化的交通功能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的防眩功能以及沿线绿化带的视线诱导功能。夜间行驶时,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驾驶员眩目,给交通安全带来的隐患,但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同时,公路绿化可以提示公路线形的变化,有效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增加车辆行驶安全。
公路建设由于开挖大量土体,改变了原地形地貌和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开放交通后,又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公路绿化的生态功能体现在其能减缓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如吸尘防噪、净化空气、水土保持、降低路面温度、维持公路沿线生物多样性等,以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公路绿化终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把公路绿化放到“公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进行全面考虑,把性质不同的生态环境系统与公路经济系统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公路线形……对公路绿化的期许都是不一样的,“因地制宜、因路制宜”。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养”,养护工作没做好会使花很大成本建造的园林景观不能很好的保持,有的很快出现草地退化、树木死亡,杂草丛生。因此景观维护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科学养护管理。所谓绿化养护就是指绿地、植被等植物的管理与养护,至今还是新型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正在被社会认可,养护管理标准设立三个等级。绿化养护的主要内容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绿地清洁卫生、病虫害防治,防涝防旱等。
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作到适量,好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屋顶绿化植物的根系若不采用阻拦的措施,会对屋顶的结构造成一定的伤害。即使是在仅有防水层或包括压制层的屋面上,由于空气的流动作用导致一些植物的种子飘落屋面上,在一定的条件下,植物也能顽强的生长。其后果导致其根系穿透防水层,甚至结构层,从而使整个屋面系统失去作用。在花园无卖弄上,由于涂层的存在,产生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其他的某些外来植物一般都较我们预先铺设的植物更具生命力,这些植物会不断侵蚀其他植物的。另外,草类植物的根系相当发达并且穿透力较强,对防水层及结构层的破坏力也很大。所以在建筑物的结构层上进行园林建设时,就引导和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