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振动时效仪
-
¥12800.00
JG-T6Y 液晶显示振动时效仪技术参数:
型 号
主要技术参数 JG-T6YK1 JG-T6Y K2
JG-T6Y K3
JG-T6Y K4
JG-T6Y K5
激振力(KN) 5 15 30 40 50
调速范围(r/min) 1000~10000 1000~8000 1000~8000 1000~8000 500~6000
可处理工件重量(T) 0~2 0~20 0~50 0~100 0~500
电机功率(W) 600 1200 1500 2200 3500
加速度测量范围(m/s2) 0~199.9
打印功能 可打印a-n、a-t曲线、参数数据、数据对比结果
振动时效仪处理工艺的制定过程
振动处理是将构件用相应的弹性物体支好,其支承位置应尽量选在构件共振时的节线处。再将激振器刚性地固定在离节线稍远的位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好。调整激振力的档级,廾始应放在小位置为宜。根据初步估算或经验找出动应力较大的一些点打磨并贴上电阻应变片与动态应变仪相连接。在残余应力较大的点上打磨,并用x射线法或磁应力法测其振动处理前的残余应力量值。以上即为振动时效的试振。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振动处理工艺的参数选择:打开控制器开关,使激振器处于低转速,打开记录器、动态应变仪等仪器开关。逐渐调整激振器的频率旋钮〖或自动选频按键),同时观察记录器上画出的曲线。当构件出现共振现象时,振幅一频率将出现一个波峰,动应力曲线也将出现一个大量。一直扫频到控制器的额定频率时,由上述曲线可以观察到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构件可出现的共振次数及其共振频率。
振动时效原理概述:
振动时效应为名字为VSR,以振动的形式给工件施加应力,当施加的应力和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叠加之后达到或者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工件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工件的残余应力,达到尺寸精度的稳定性。
一、振前准备工作
破碎机外壳是典型的壳体结构方形件,且尺寸较大,可选择枕木将结构垫起远离地面。激振器装夹在中间位置,加速度计吸紧在边角位置,
二、扫频处理
市场上的华云HK系振动时效设备具有以扫描的方式检测出工件的固有频率和激振力。只需操作人员按下“运行”键即可。
三、振动时效过程
按照系统设定的频率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并在处理过程中不断检测振动参数和残余应力的变化,当残余应力不在变化时停止振动时效。
四、振后扫描
振动时效之后在对工件进行一次检测,对处理效果进行判断并打印处理结果。
破碎机壳体应力消除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但是当您选对振动时效设备及正确的使用该设备,则消除焊接应力就变成一件很轻松容易的事情了。
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零件在毛坯或粗加工情况下仍然具有的切削性能,需要对毛坯或粗加工的轴类零件进行消除内部剩余应力的处理。这种消除内部剩余应力的处理技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调质处理,另一种是振荡时效消除应力。其中,振荡时效处理是经过振荡的方法给轴类零件施加一个动应力,当施加的动应力与轴类零件自身的剩余应力叠加后,到达或材料的微观屈从极,轴类零件就会发生微观或宏观的部分、全体的弹性塑性变形,一起下降并均化轴类零件内部的剩余应力,终究到达避免轴类零件在车削等精加工工序及投入使用后的变形与开裂,稳定轴类零件的尺寸与几许精度。 现在,对包括轴类零件在内的零件进行振荡时效处理的遍及方法是,将毛坯或粗加工好的零件从机床上卸下,搬移至振荡时效处理场地、放置在具有必定弹性的支撑体上,再将激振器安装在被处理零件上、经过激振器对被处理零件输出消除内部剩余应力的激振力,待振荡时效处理好后,再将零件搬移至对应机床进步行相应的精加工。
振动时效仪的适用范围
振动时效设备是利用共振原理降低和均化焊接,铸造,机床加工,机械制造过程中工件内部产生的残余应力。振动时效设备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被加工件的强度,减少变形,开裂的产生使工件精度更加稳定,,特别是在节约成本,缩短加工周期具有明显的收益效果。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主要表现出微观的裂纹,锈蚀加重导致工件设备存在隐患,在机械设备表现为明显,为了消除工件设备内部残余应力厂家多采用自然时效,热时效,振动时效,超声波冲击时效等,后两者时效方法优势为明显,振动时效仪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消除和均化残余应力的目的。
残余应力的存在,一方面使工件会降低强度,工件在制造时产生变形和开裂等工艺缺陷。另一方面工件在制造使用后会慢慢的降低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焊接处锈蚀,腐蚀加重,从而造成使用中的质量问题,因此残余应力的消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振动时效之所以能够部分地取代热时效,是由于该项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振动时效的几个重要参数是:“支撑点、振型、激振点、加速度、固有频率、时间”其中振动加速度、共振频率、共振时间是 决定工艺效果的主要参数。
构件在经过焊接、切削、热处理等一系列加工制造工艺后,其内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残余应力,影响构件的尺寸稳定性、精度、疲劳强度以及机械加工等性能,甚至促进构件内部的裂纹萌生、扩展以及应力腐蚀。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时效方法来调整构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分布状态,消除构件内部的峰值应力,从而达到消除和均化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