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钱币拍卖公司
-
面议
史实互证
是古钱币鉴定的基本方法
在封建社会,铸钱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科技领域都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有关铸钱的记述在历代正史中都不可或缺,更散见于稗官野史、杂文笔记之中。但历朝铸币都是一个庞大的组合,不可能每一具体钱币都能在史籍中找到根据。五代以后年号钱渐成铸币的主要形式,改元铸钱形成定制。年号钱为其铸主提供了直接的文字依据,因而以物证史、史实互证成了鉴定钱币的重要方法。
以往我们收藏的钱币,多为历代发行的民间流通钱币。可是在近年北方新面世钱币中,却出现了多种传承于历代官府的秘档钱币。比如:和流通钱币一模一样的铅质钱币,比流通钱币更规整、更厚重的精铸钱币,边缘和地张铸阴刻花纹的大钱等等。这些钱币覆盖唐五代以来的历朝历代,数量虽少品类繁多。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系列钱币绝非一句“现代仿制”所能包容得了的,明显形成于一个持续运行的系统工程。这些钱币究为何物?如能从史籍中寻得蛛丝马迹当然是好的诠释。《宋史·食货志》载:“大观元年,京复相,遂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铸钱院鼓铸,若产铜地始听兼铸小平钱。”其中“降钱式及锡母”即为朝廷下发“钱式”和“锡母”之意。顾名思义,“钱式”即为动议铸钱之初的钱币样式。证之实物,我认为那些厚重的精铸钱币就是“钱式”。其特征是与正式行用的流通钱币存在明显差别,或是大小薄厚不一,或是文字有异,或是加铸了特殊的背纹,显见是铸钱设计论证阶段产生的尚未定型的钱币。而与行用钱一模一样的铅质钱币就是古籍中多次提到的“锡母”。因为铅在古代亦称“黒锡”,铅有成本低、比重大、熔点低、易修整、易于反复熔炼使用等优点,利用其作为翻砂铸钱的母钱要优于其他金属。以上仅就钱币鉴定中的史实互证举此两例,囿于篇幅,关于“钱式”和“锡母”的认定问题这里不详加讨论。
西夏乾祐宝钱钱式,直径35毫米左右。钱式背面多铸有这种弯月标记,在行用钱上是见不到的
辽代寿昌八年钱式,直径在46毫米左右。寿昌年号实际只有七年,可见钱式皆为提前许久就已形成。此钱文字也与辽代行用钱风格不符,说明钱式只是确定基本形制,之后还要请人正式书写钱文。
宋代九叠篆书皇宋通宝折五型铅质母钱和同版同模子钱
辽代天赞通宝折三型铅质母钱和同版同模子钱
金代篆书泰和重宝折三型铅质母钱和同版同模子钱
尊重科学,是钱币鉴定遵循的原则。应该看到,旧中国流传下来的古泉学确有不尽科学、不够精到之处。如果不加辨别,只会任其继续蒙蔽双眼。比如,“母钱要比子钱大一圈”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认识,据此泉友纷纷将比行用钱大的钱币看作母钱,不管这钱币有多大多厚。这一圈究竟是多大?现在我们已不难查到锡青铜的铸造收缩率只有1.2%,也就是说25毫米的小平钱母钱和子钱的直径只差0.3毫米,厚度差更是微乎其微。这种差距如果不用量具肉眼是很难分辨的。如果用铅做翻砂母钱,铅和青铜两种不同金属入土千年的锈蚀膨胀率也是不同的,两者的差距只会进一步缩小。可见即使是以传统的“眼学”鉴定钱币,也拓宽科学的视角。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
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看铸市铭文
我国金属铸市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可以说,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另外,在注重各种钱文特点的同时,还可找出钱文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的规律。
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
现在许多钱币学家和收藏者喜欢用听声音的办法鉴定古钱。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
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了解铸造方法我国主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真钱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闻气味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