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诺威CeBIT展参展方案,CEBIT德国2023
-
面议
共334,400名观众参观了首届CeBIT,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然而,有关将CeBIT立出来的争论仍持续了好几年。无论如何,这一决定不仅是汉诺威展览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整个世界展览业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举措。凭借汉诺威展览公司不断提升的展览理念,CeBIT很快就在整个展览业市场保持了强有力的立足之地。CeBIT主要展示产品类别的划分日渐清晰,展商也能享用到更多的展馆和更大的展位。
CeBIT若要保持原有的商业性,就减少非性观众数量以重塑其性特点。汉诺威展览公司对此采取的措施有:,大大提高参观票价;第二,应展商要求,将展会时间缩短至7天。此外,汉诺威展览公司还推出CeBIT 分展会“CeBIT HOME -家庭及消费电子的世界”,目标锁定于销售商、SOHO一族及个人电脑、多媒体和互联网使用者。自1996年8月起,该分展将每隔一年举办一次,1996年举办的首届CeBIT HOME吸引了632家展商,展出总面积达52,248平方米,观众215,000名。1998年,第二届CeBIT HOME吸引展商586家,展出面积达48,370平方米,观众175,000名。2000年,第三届CeBIT HOME移至莱比锡市举办,以避开在汉诺威市举办的2000世界博览会。但终,由于展商反响不是很热烈,CeBIT HOME停办。
汉诺威将来在亚洲、在中国的定位是在上海,投资一个好的工业展览中心是为了办亚洲和中国好的展览会。基于此考虑,由汉诺威牵头联合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与上海市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汉诺威德国博览会在中国组织和举办展会已有10年的历史。除了参与中国展览场馆建设外,同时积极将汉诺威品牌展览中国化,除去业内熟知的CeBIT亚洲版外,还将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拷贝到中国。2004年10月,将有汉诺威工业博览会5个品牌展览会同期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该品牌展览涵盖5个领域:材料流通技术、能源技术、驱动技术以及工厂自动化;金属处理和再加工。
这5个博览会是:第六届中国国际金属加工工业展览会(Metal WorkingChina)、2004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2004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2004亚洲国际电力、电工、电气及能源技术与设备展览会(ENERGYASIA)以及2004亚洲国际自动化技术与设备展览会(Factory Automation ASIA)。这5个展览会将总占地6万平方米,估计会迎来5万名观众。
以上预测建立在2003年展会后统计的一系列数字之上。除金属加工工业展览会之外,其余4个展览会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的33000多名客人,比年增长63%。参展的厂商也增加到909家,增长率为46%。2003年这4项博览会占地4万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28%。鉴于这些数据,汉诺威德国博览会做出进一步的大胆尝试,纳入相互关联、具有互补性质的展览会,让它们一同亮相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