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泥岗混泥土经济适应各种工程项目
-
面议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区别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加了应力的.一般采用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
先张法:采用钢筋或钢索用拉伸机拉长后,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放松,由于钢筋或钢索未达屈服点时有弹性,放松后会向纵向轴心回弹,这样使混凝土结构有轴向应力.
后张法:采用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强度后,再把钢筋或钢索用拉伸机拉长,用固定螺锚夹紧后,再放松拉伸机拉力,使混凝土结构有轴向应力.
象抱书上书架一样,要手往内用力,把书夹紧,才能把书抱起.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比非钢筋混凝土要多10%~30%的承载力.
水泥混凝土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初始强度低:水泥混凝土在刚浇筑时的强度较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才能达到设计强度。
2. 干缩开裂:水泥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干缩,容易导致开裂,影响美观和耐久性。
3. 重量较大:水泥混凝土的密度大,重量较重,对结构和基础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某些场合的应用。
4. 环境影响:水泥混凝土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消耗水、能源和材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会加剧温室效应。
混凝土的由来
常规的波特兰水泥,发明是1824年,钢筋混凝土发明是1848年。
摘录: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很像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为罗马水泥。因为它是采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经配料直接烧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别适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 1813年,法国的土木技师毕加发现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好。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J.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