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单位白蚁防治中心
-
¥500.00
分类学研究
解放前,我国所记录的20多种白蚁的学名全为外国学者所定。经过半个多世纪国人的努力,已造就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白蚁分类学。近一二十年,我国许多省(区,市),如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出版了包括等翅目在内的地方性昆虫志,丰富了本国白蚁分类区系的研究内容。《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七卷·等翅目》已于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记述了中国白蚁476种,标志着中国白蚁区系分类研究已达到很高水平。这是一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著
二、生物学研究
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选取具有经济意义的种类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如鼻白蚁科的台湾乳白蚁、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牺北散白蚁,白蚁科的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土垅大白蚁,木白蚁科的截头砂白蚁等,其多数种类的生物学研究是从零开始,经过长时间探索,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达到较高水平,有的已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大大丰富了本领域的研究内容。
白蚁的各个品级,按其外部形态的变化可归纳
为两类:一类为原始型,其形态特征保持原始状态尤其是头部和胸部没有特殊的变化,包括繁殖蚁及工蚁;一类为蜕变型,脱离了原始类型的形态构造,特别在头部和胸部更是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包括兵蚁,由于其结构稳定,往往作为分类鉴定上的主要依据。白蚁群体间因为复杂的多形态现象,常给分类鉴定上造成不少困难。为了便于鉴定种类起见,将以有翅成虫和兵蚁代表原始型和蜕变型,与分类有关的形态特征。
中国白蚁的种类和分布
1,中国白蚊的种类
中国古书虽然在2000多年前就有白蚁的记载,但科学的系统分类却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早是日本的松村松年(1904)报告台湾产的一种白蚁Termes sp.。直到美国斯奈德(1949)的“世界白蚁名录”中记载我国产白蚁有4科13属26种。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昆虫学(白蚁学),尤其伟、平正明(1953)开始对两广垦区的白蚁调查,并在1956至1957年写出“白蚁调查研究报告”和“中国南部两广、云南白蚁区系划分的初步意见”。蔡邦华(1956)在《昆虫分类学》上册,对等翅目形态特征、研究史略、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生物学和分类等作专题论述。唐觉、李参(1959)(杭州白蚁》论著,调查研究工作逐渐兴起,分类学论文不断涌现。李桂祥等(1960~1963)对海南岛和广东省进行白蚁区系调查并于1963年写出“广东省等翅目Isoptera的种类及分布”的调查报告,记述广东省白蚁种类2科18属40种并制出科、属、种分类检索表。
中国白蚊的分布 、汗见中国白蚁名录及分布)。
我国若以长江为界,其分布状况是越往北种类越少;越往南种类越多。以省份而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类多,其次是两广和福建。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黑龙江和吉林外,全国其它省、自治区均有白蚁分布,从辽宁(丹东)、河北(北京)分布至约北纬40',到山西(介林)、陕西(韩城、铜川)、甘肃(文县)、西藏(墨脱、错那),从东到西形成一条抛物线(图3-l5)。散白蚁分布纬度北到北纬40°,丹东、北京;到北纬35°,河南(洛阳);乳白蚁到江苏(建湖,约北纬33.5);堆砂白蚁属到四川(江安,北纬28.4)。筑垅白蚁、
土垅大蚁、云南土白蚁、球白蚁、锯白蚁等约北纬22.8以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暖温带较少。白蚁分布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也即是说,我国无白蚁的地区约占60%。从世界白蚁分布的纬度范围考虑,中国白蚁分布的北界可能会再推北1°~3°,即吉林的通化和长白山,新疆北部的伊宁和南部的哈什都可能有白蚁的分布。1979年作者等到吉林通化和长白山调查,1984年7~8月份专程去新疆伊宁,并从北疆乌鲁木齐沿线到库尔勒、阿克苏、哈什、叶城、和田等地,都未采到白蚁标本。新疆无白蚁分布。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四周高山环抱,海洋气流很难进人,因此具有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全国气温的低记录之一(-50.8°,1957年,富蕴)与高记录(48.1“,1944年,吐鲁番)均出现在新疆,那里气候特别干早,是世界上雨量少的地区之一。新疆东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中部和东南部平均一年降雨量只有几毫米。新疆北部主要湿润气流来自西北方北冰洋;南部印度洋气流因受喀喇昆仑山的阻隔很难进入新疆内地。戈壁滩上,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连水草、昆虫等都不易生存。戈壁滩中的平原,由于地下水的出现,已被人工开垦成绿洲;人工林和农作物全靠溶化的雪水灌溉,引水浸泡。白蚁无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甚至很难从其它地区蔓延、传播到那里。
土木栖性白蚁
此类白蚁可以筑巢于土壤或砖墙空隙中,也可以筑巢于木材或活树的树头和树干中,或者一个巢群可以两者兼而有之,即一个巢群的白蚁,一部分在地下土中,另一部分在木材中;一部分建筑物内,另一部分在建筑物外,因此群体活动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况。土和木都可能成为这类白蚁的栖居场所,其栖息地和食物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而两者比较接近,为害房屋建筑严重,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的种类都属于此一类白蚁,我国的台湾乳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和黄胸散白蚁都属土木栖性白蚁。
此类白蚁巢群较复杂,巢体结构较固定,个体数量较多,从数千头到数万头,甚至几十万头不等。在世界各地,此类白蚁的研究报告多,且深入,白蚁的许多生物学现象都以此类白蚁为研究材料。经济意义而言,也是大的,由于分布广,为害烈,引起人们的关注。
蚁巢的作用或功能
蚁巢对白蚁的作用显然是极为重要的,概括起来,白蚁的巢体有如下三个功能。
1.白蚊个体的庇护所
白蚁营巢于土中或木中,巢居的结构而严密,外敌一般是很难进入巢体的,跟外界的联系处,往往有兵蚁防卫,即使外敌偶然进入巢体,也会因寡不敌众而无法生存,破毁巢体,更非易事,所以白蚁个体在巢体内安然无恙。尽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种类都可以取白蚁为食,这多发生在白蚁离开了巢体以后才发生的,迄今世界上除了非洲的食蚁兽等少数动物会主动倒毁蚁巢取食白蚁外,多数动物寻觅白蚁为食都是发生在白蚁离群的情况下。无疑蚁巢是白蚁群体内所有个体的庇护所和活动空间。
2.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
白蚁体壁较柔软,极易受到恶劣环境的伤害,另外占群体绝大多数的工蚁不像蜜蜂的工蜂有防卫武器 一螫针,而白蚁可以在地球上生存这么长的时间,种群如此繁荣,无疑
跟具有完善的巢体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白蚁巢对于外界环境来说,是一种半封闭系统,与外界既保持联系,又相对立,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所以有人称白蚁的巢穴系统是一个特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