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主要有:流动性。泌水性。保水性。粘聚性。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注、振捣)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项立的性能。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作用下能产生的流动并均匀密实地添满模板的性能。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分层和离析的现象。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不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泌水现象。可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各自的内涵,因此,影响它们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正是因为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有其各自立的内涵,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通常是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辅以其他方法或直接观察(结合经验)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然后综合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测定流动性的方法目前有数十种,常用的是坍落度试验方法。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按一定方法装入圆台形筒内,并按一定方式插捣,待装满刮平后,垂直平稳地向上提起坍落度筒,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高点之间的高度差(mm),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混凝土后期强度低原因分析
混凝土强度不够必将伴随有抗渗能力降低,耐久性降低,更重要的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降低结构强度、刚直下降。
2、抗裂性差、产生大量宽裂缝。
3、构件变形,变形大到影响正常使用
强度低的原因:
一、原材料质量差:
(一)水泥质量不良:1水泥实际活性低;2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二)骨料(砂、石)质量不良:1石子强度低;2石子体积稳定性差;3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4砂、石中有机杂质含量高、粉尘含量高,砂中云母含量高;
(三)拌合水质量不合格;
(四)外加剂质量不合格或组成配比不当。
二、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从而造成强度不足事故。
(一)用水量加大:较常见的有搅拌机上加水装置计量不准;不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甚至在浇灌地点任意加水等。
(二)随意套用配合比;
(三)外加剂掺量不准;
(四)外加剂使用不当;
(五)砂石计量不准和水泥用量不足。
三、施工工艺不正确
(一)搅拌不佳,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不匀。
(二)浇筑时水泥浆漏失严重;混凝土假凝、初凝;振捣不实。
(三)养护不当;如早期缺水干燥,受冻等。
四、试块未经标准养护或未按规定制作
对于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补救和处理一般采用测定实际强度,利用后期强度,减少结构荷载,结构加固、分析验算,至拆除重建等。
裂缝的成因
商品混凝土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商品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和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商品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商品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商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商品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商品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商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商品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当、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商品混凝土体的约束,也往往产生裂缝。
由于原材料质地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以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体商品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也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施工中商品混凝土由高温度冷却到工程运行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商品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他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