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场大马养殖方法,大马出租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在这里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域,并在其周围建立惠宁等八座卫星城,统称“伊犁九城”。清廷在伊犁等地大办马政,建立多处马场,培育良马以供军需。清乾隆25年,在伊犁兴办两个马场,不断向内地输送马匹,这些马被称为伊犁马,但实际上是当地的地方品种哈萨克马。
1910年前后,不少俄国侨民迁入伊犁地区,带来一些良种马及其杂种, 1936~1942年及1949年以后,陆续由前苏联引进良种马改良哈萨克马, 当地群众把这些含外血的杂种马称为改良马。1956年及1957年的伊犁马调查队把改良马正式称为伊犁马,以区别哈萨克马。1958年及1963年昭苏种马场先后制定了五年及八年的育种计划,将伊犁马培育成体大、役用能力强、遗传性稳定的新品种。
伊犁马是我国的培育品种之一,性温驯,富有持久力和速力,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力速兼备,挽乘皆宜,长途骑乘擅长走对侧步,能够适应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终年放牧的自然环境条件,抗病力强。保留了哈萨克马的优良特性,饲养起来容易,善走山路,冬季在雪深40~50cm时,尚能刨雪觅食,青草季节增膘快。西北及华北各省、自治区,均引进该马种,表现良好的适应性。
蒙古马(拉丁学名:Mongolica),别称蒙古野马,马科马属动物。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食草:新鲜的草尖,不同季节吃不同的草。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