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LCC贴片电容、贴片电阻、贴片电感
-
面议
非贴片元件的电子元件本体可以承载更多的生产信息,如规格、厂家、产品序列号等。 组件主体。 标记方法通常包括: 1) 简化标记方法。 简化常规打标模型,如将74LS14(六逆变数字IC)打标为LS14; 2)编码标记法,进一步简化标记,称为编码标记法。 比如贴片三极管的-24、1L等更像是密码。 需要对数据进行“破译”,才能知道标识背后的元器件规格和型号的含义; 3) 没有标志。 小功率(如16/1W)贴片电阻和(PF级)小容量电容是简单的无标记元件,因为元件体太小,无法打印标识。
初学者经常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且非常头疼的问题:如何从一个 IC 元件上的标记代码(也称为印刷)来判断是什么器件? 如何查找相关IC的电路信息? 如何判断哪些设备是未标记(印刷)组件,如何衡量其质量?
贴片电阻
片式电阻器是电路板上使用广泛的元件。 它们呈长方形,颜色为黑色。 电阻器一般都标有白色数字(小电阻不标注,所以称为非印刷贴片电阻器)。 其上标注的元件序列号为R(如R1、R147等)。 贴片电阻的基本参数是标称电阻、额定功率、误差等级,以及高工作电压、温度系数等,我们只需要关注标称功率电阻和额定功率这两个参数即可。
贴片电阻外形图
一、贴片电阻的工作参数及类别
1) 额定电阻。 常见的是数字识别方法。
一。 使用 3 位电阻值。 前2位为十位和个位,为有效值,三位为0的个数或10的X次方。标为152的为1500Ω; 101,100Ω; 103,它是 10000Ω (10 kΩ)。
1Ω以下的值用加R表示,如1R5,即1.5Ω; R10,即0.01Ω。
湾。 电阻值以 4 位数字表示。 前 3 位为有效值,即千位、百位和个位, 4 位为 0 的个数。 如果标有1501,则为1500Ω; 如果标记为 1000,则为 100Ω; 如果标有 681,则为 680Ω; 如果标记为 1003,则为 100kΩ。 1Ω以下的值加R表示,同上。
3色环和4色环阻值标注方法不常用,标注规则与普通电阻相同,不再赘述; 精密贴片电阻标有代码,代码由两位数加一个代码组成。 三个字母是乘数值。 如01A - 100Ω,02 C - 100kΩ,不常见,但要注意!
2)额定功率。采用数字标识的贴片电阻多为黑色,其功率级别分为1/20W、1/16W、1/8W、1/10W、1/4W、1/2W、1W等,以1/16W、1/8W、1/10W、1/4W应用多,一般功率越大,电阻体积也越大,功率级别是随着尺寸逐步递增的。另外相同的外形,颜色越深,功率值也越大。耗散功率为1W或1W以上的电阻,考虑到散热要求,不得与印刷线路板直接接触,因而所有电路板上用到的贴片电阻,一般都是小于1W的。贴片电阻的功率值受限,故在电路中需要较大功率电阻的地方,经常采用多只贴片电阻并联(加串联)的方法,来增大功率值。贴片电阻的功率值不在电阻体上直接标注,可以根据电阻的“个头”来判断电阻功率值的大小。
换用电阻元件时,一看数字标注的电阻值,二看电阻的体积大小,符合二者条件时,即可代换。
3)贴片熔断电阻。这是贴片电阻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出于电路安全考虑,不宜用普通贴片电阻予以代换,或轻易用导线短接。
贴片熔断电阻,是在电路中起到熔丝保护作用的一种特殊贴片电阻,一般是串联于某单元电路的供电支路中,当流过该电阻的电流超过一定数值,则其电阻层熔断,切断电路该单元电路的供电电源,避免故障扩大化。其电阻体的数字标注为000或0,是贴片熔断电阻的特征,测量其正常电阻值为0Ω。
4)贴片排阻。这是另一类型的贴片电阻,常见为4引脚2元件贴片排阻、8引脚4元件贴片电阻和10引脚8元件贴片排阻,8此脚4元件贴片排阻其内部含有4只同电阻值的相互立的电阻元件,标注为472的贴片排阻,指内部含有4只阻值为4.7k的电阻元件,用于集中使用相同阻值电阻元件的电路,如MCU引脚的上位电阻,在MCU的接口电路中应用较多。
2、如何判断贴片电阻的阻值和功率?
如果贴片电阻体上的数字标识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么判断阻值和功率值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损坏的电阻本身没有标注,或者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标注不清晰,更换前判断阻值会有点麻烦,使用定要了解清楚。 可以进行下一次修复。 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吗?
1) 参考本型号同一电路中相应元件的电阻值。 逆变电路中有很多相同的电路,比如6个IGBT驱动脉冲传输通道,其中6个分支完全相同,从MCU脉冲信号输出脚,到缓冲电路,到驱动IC,到门极和 IGBT 发射。 极。 极电路。 如果一个或多个支路中的电阻或其他元件损坏,可以参考未损坏支路中贴片元件的参数值。 如果没有标记,可以通过在板上测量或将元件焊接到板上来确定。 对于三相输出电流(模拟信号)的传输通道,三个信号检测电路一般是一样的。
如图2-9所示,PC5和PC6双向驱动IC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相同; PC3和PC8两路驱动IC外围元件参数相同,R17=R51,R23=R48,R22=R49...当PC3外围元件损坏时,可以“复制”参数值进行修复 PC5对应的外围组件。
同样,对于晶体管、二极管、IC芯片等其他元器件的损坏,当损坏元器件的参数无法确定时,可以参考同类型电路元器件的参数值进行更换和更换。 替代品。 备择方案。 修理。
2)根据电路类型确定元件参数。 如果连接到MCU(微控制器)引脚的上拉和下拉电阻坏了,您需要将MCU连接到带有上拉和下拉电阻的数字端口。 一般的内部结构是开漏结构。 通过应用上拉或下拉电阻可以避免 I/O。 端口具有电平漂移状态,保持静态稳定电平。 电阻选择值一般有10kΩ、6.8kΩ、5.1kΩ、4.7kΩ、3.3kΩ等,太小会增加功耗,太大会引起电平漂移或容易引入干扰。 只要确定损坏的贴片电阻是MCU管脚的上下电阻,就可以直接确定损坏元件的电阻值也在3.3~10kΩ的范围内。 当然也可以参考其他上下电阻的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