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封闭式学校越秀厌学与教育哪家好
-
面议
据调查显示,由于现今孩子所处环境较其父母所处环境复杂得多,所以他们的青春叛逆期比其父母早到1-2年,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所以当孩子有些“叛逆”时,家长不于担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调整教育方法。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为什么难管教?要知道原因,家长还需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而父母在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身价、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
面对这些处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长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态。如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让他做,他偏要做。作为发展心理现象,它具有鲜明的年龄的阶段性、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特征,青少年较为。对此既要正视和尊重他们的要求立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处于幼稚无知的一面。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关键在教育者的正确对待和教育机制。
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是需要得到他人认同与他人尊重的时期。当孩子对你的意愿表现出逆反时,家长不要急着去进行镇压,而要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反抗。同时你可以向他表示:“我尊重你的看法”,或“你尽量举例说明”,这样你就赢了一大半,你千万不要说:“你所说的是两码子事,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或者“你的观点微不足道,这是不对的”。
千万不要去忽略孩子的意见!不要过度表现出对事情了若指掌或经验老道的样子,对孩子的反对意见,表现出不在乎或不重视,这会激怒孩子。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将内心的感觉表达出来,然后给予完全的重视和关心。让别人觉得他的反对意见是很特的见解,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确与众不同。
当孩子出现错误时,不要过份的指责与强调,应该委婉的提出。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揪出他们的错误,就等于激起他们反对你。事实上,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如此。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人却都喜欢这么做。他们总是喜欢纠正孩子,指出孩子的错误,对于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去吹毛求疵,泼孩子冷水,通过这些来证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希望让孩子继续依赖自己,却不明白,越这样做,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
当问题出现时,家长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注意聆听孩子的想法。到目前为止,缓和反抗情绪有价值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并注意聆听,而这两者都需要耐心。当你听到孩子的反对意见时,要故作镇定状,并表现出听得津津有味的模样,这确实不容易。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会迫不及待地予以辩驳,而且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他们举出事实“纠正别人”,以及给这个持反对意见的人“洗洗脑”。但是,应当暂时控制住这股冲动,再想想为什么别人会反对。一般来讲,这也不过是做一项决定前的一种过程而已。如果一个人说:“等一下,让我再想一想。你要求我改变,做我从来没做过的事,我不能这么爽快答应你。”这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拖延一点时间是必然的。因此,提出问题和耐心的倾听,就是给予别人必要的喘息时间,以便解除反抗的情绪。
如何与孩子相处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应尽量给予表扬。
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弱点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