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公分马褂木报价
-
面议
鹅掌楸,毛茛目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其为中国特有的植物,是濒危树种之一。
它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两侧端向外;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鹅掌楸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其具有观赏、经济及药用价值。
育苗方式
鹅掌楸的育苗的地方,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秋末冬初深翻,翌春施基肥整平土壤,并且挖好排水沟,修筑高床,苗床方向为东西向。育苗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式。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条距20~25cm,每667m2播种量10~15kg。3月上旬播种,播后覆盖细土并覆以稻草。一般经20~30天出苗,之后揭草,注意及时中耕除草,适度遮荫,适时灌水施肥。1年生苗高可达40cm。
种子育苗
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成群状分布的母树,10月聚合果呈褐色时采收,不采单株、孤立木的种子。采回的种子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放1周左右,再放在户外摊晒2~3d,待翅状小坚果自动分离后进行净种处理,可布袋干藏或沙藏。育苗圃地选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不宜选择蔬菜、瓜类用地。为促进早期苗木生长、发育,细致整地和施肥。播种前1个月,深翻圃地,施腐熟厩肥和饼肥3~3.75t/hm2,并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2%溶液消毒土壤。土地整平后,按宽100~120cm,高25cm,步道宽30cm做好苗床。播种前30~40d,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后播种,发芽率高,出苗整齐。
将种子用一定湿度的中沙(手捏成团,松开即散)分层混藏,底面铺1层35~40cm湿沙,上面加盖麻袋、草帘等覆盖物,有利于透气和减少水分蒸发,隔10~15d适量洒水和翻动1次,保持湿度。一般在雨水至惊蛰期间播种比较好。采用条播,条距25~30cm,播种沟深2~3cm,可将沙与种子拌匀,然后均匀地撒播在播种沟里,播种量150~225kg/hm2。播种后,覆盖焦泥灰或黄心土,盖土厚1.5~2cm,以看不见种子为易,然后用稻草或其他草类覆盖。当幼苗开始出土时,要分2~3次将草揭完,揭草通常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草后,注意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雨后用波尔多液或0.5%高锰酸钾喷洒,酌施追肥,以叶面追肥为主,少量多次。为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应在4月底5月初的阴天或小雨天进行间苗、补苗,使苗木分布均匀,定植密度为10~15株/m2。
病虫防治
马褂木病虫害很多,马褂木的主要病虫有炭疽病、白绢病。
炭疽病危害马褂木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多在主侧脉两侧,初为褐色小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黑褐色其外部色较浅,边缘为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褐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病原为Gloeosporiumsp,属半知菌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圆孢属。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内含1-2个油球。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株及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从寄主的伤口或气孔侵入,在梅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
药防:发病期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18天1次,连续2-3次。 白绢病病症状为:先是受害苗木的根部皮层腐烂,而后地上部份萎蔫死亡。发病期为6--9月,7--8月为发病旺季,高温高湿、土壤沙性、酸性土及连作易引起发病。防治措施:苗木患病以预防为主,药物只能起控制作用。
1、在发病期,用5%石灰水或1%硫酸铜浇苗根,也可用每亩100斤石灰撒于圃地上。
2、增施有机肥:提高苗木生长,增强抗性,增生物。
3、进行轮作:有可能的话,苗木和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时间4-5年以上。
科研价值
鹅掌楸为古老的遗植物,在日本、 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 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 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 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 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 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
喜温凉湿润气候,速生,通常用种子繁殖。花大美丽,叶形奇特,为园林绿化优良树木;树皮入药,祛水湿风寒;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干燥少开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
经济价值
材淡红褐色,轻软适中,纹理清晰,结构细致,轻而强韧,硬度适中,是胶合板的理想原料,也是制家具、缝纫机板、收音机壳与室内装修的良材,但抗腐力弱。
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质轻软、易加工,少变形,干燥后少开裂,无虫柱。供建筑、造船、家具、细木工的优良用材,亦可制胶合板;树干挺直,树冠伞形,叶形奇特,古雅,为世界珍贵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