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50CM高栾树小苗
-
面议
栾树(拉丁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别名:木栾、栾华),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栾树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耐寒,在中国只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下游。
栾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3];皮孔小,灰至暗褐色;小枝具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
春季3月播种,取出种子直接播种。在选择好的地块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颗粒剂或锌硫磷颗粒剂每亩3000克至4000克用于杀虫。采用阔幅条播,既利于幼苗通风透光,又便于管理。干藏的种子播种前45天左右,采用阔幅条播。播种后,覆一层1~2cm厚的疏松细碎土,防止种子干燥失水或受鸟兽危害。随即用小水浇一次,然后用草、秸秆等材料覆盖,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杂草滋长和土壤板结,约20天后苗出齐,撤去稻草。
主要价值
栾树耐寒耐旱,常栽培作庭园观赏树。木材黄白色,易加工,可制家具;叶可作蓝色染料,花供药用,亦可作黄色染料。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主目赤肿痛;多泪。
①《本经》:主目痛泪出伤毗,消目肿。
②《唐本草》:合黄连作煎,疗目赤烂。
落叶乔木,株高15-20m,树冠广卵形。叶平展,二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全缘7-9枚,长3-10cm。树皮暗灰色有纵裂,小枝深褐色。树冠伞形或圆球形。现代肖草《五律.黄山栾》诗:“哗哗栾树冠,情彻乳莺欢。雨过烟云散,日出晨雾残。不寻月桂动,不望鹤头丹。菲特若无吼,风铃何有惭?”对黄山栾树做了较为形象的描述。”黄栾树花金黄色,大型圆锥花序,蒴果,三角状卵形,由膜状果皮结合而成灯笼状,秋季果皮呈红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5]春季嫩叶红色,夏花满树金黄色,入秋蒴果似盏盏灯笼,果皮红色,绚丽悦目,在微风吹动下似铜铃哗哗作响,故又名“”。
栾树属有五种,中国产四种,在浙江和江苏地区常见的分布较广的栾树为黄山栾树,其耐寒性稍不及栾树,但顶芽梢较栾树发达,故假二叉分枝习性没有栾树明显;因此较易培养良好的树形。被内业人事都为看好。从设计效果角度来说黄山栾树秋天,花金黄色,膜状果皮结合而成灯笼状呈红色。很壮观。
修剪要注意:
1.栾树在栽植时一般都做截干处理,干高根据需求定为2.5米至3.5米。种植当年冬季,在分枝点以上萌发出的枝条中,选留3至5个生长健壮且分布均匀的枝条做主枝,其余全部疏除。
2.保留下的枝条短截留45厘米左右,第二季夏季在选定的主枝上保留6至9个芽,芽的分布方向要合理,不可交叉,且要分布均匀,由此形成侧枝。
3.待初冬修剪时再对侧枝进行短截,短截长度50厘米左右。按此法进行修剪,3年后即可形成基本树形,以后要及时疏除干枯枝、病虫枝、内膛枝、交叉枝、徒长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