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光伏组件回收现金交易太阳能组件回收厂家
-
面议
收益简表
自发自用80%余电上网20%模式:
项目容量(MW) 0.1
项目总投资(万元) 35
首年
首年发电量(万kWh) 12.25
首年电价收益(万元) 8.80
首年总收益(万元) 8.80
年均
年均发电量(万kWh) 10.96
年均电价收益(万元) 7.88
年均总收益(万元) 7.88
总发电量
25 年总发电量(万kWh) 273.91
25 年总电价收益(万元) 196.94
25 年总收益(万元) 196.94
济南上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0.1MW 光伏项目收益分析
按照此收益计算,投资约35 万元,预计4 年左右可收回成本,电站寿命一般在25 年以上,维护方式简单,维护费用低,可靠性高,可持续产生利润。
光伏组件性能的检测
光伏电站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检测,来确定光伏电站的性能。涉及光伏组件的,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1功率衰减测试
电位诱发衰减效应(PID,PotentialInduced Degradation)是电池组件长期在高电压作用下,使玻璃、封装材料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电荷狙击在电池片表面,使得电池表面的钝化效果恶化,导致组件性能低于设计标准。PID现象严重时,会引起一块组件功率衰减50%以上,从而影响整个组串的功率输出。高温、高湿、高盐碱的沿海地区易发生PID现象。
隐裂是电池片的缺陷。由于晶体结构的自身特性,晶硅电池片十分容易发生破裂。晶体硅组件生产的工艺流程长,许多环节都可能造成电池片隐裂(据西安交大杨宏老师的资料,仅电池生产阶段就有约200种原因)。隐裂产生的本质原因,可归纳为在硅片上产生了机械应力或热应力。
电池片原因:电池片方块电阻的均匀性、减反射层的厚度和折射率等对PID性能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上述引起PID现象的三方面中,由在光伏系统中的组件边框与组件内部的电势差而引起的组件PID现象被行业所公认,但在组件和电池片两个方面组件产生PID现象的机理尚不明确,相应的进一步提升组件的抗PID性能的措施仍不清楚。
3电池片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