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能源管理体系代办的周期
-
面议
企业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益处:有利于促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改善环境绩效;有利于组织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能源管理绩效评价,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明确、程序不规范、结果不清楚等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体系结构提供保障,增强能源安全性。
ISO 50001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必要的体系和过程,使其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包括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该标准规定了系统化、数据驱动和基于事实的过程的要求,致力于持续改进能源绩效。该标准以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持续改进框架为基础,并要求将能源管理融入到现有的组织实践中。组织通过了解组织环境,考虑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能源评审,识别主要能源使用(SEU),建立能源绩效参数(EnPI)、能源基准(EnB)、目标和能源指标,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方案,从而实现能源绩效的改进。
该文件主要与ISO 9001(质量管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保持大的兼容性。ISO 50001将会提供以下帮助:将能源效率纳入管理办法的框架中;更好地利用现有能源消耗资产;制定标准、测量、记录和报告能源强度改进及其预计的对削减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影响;能源资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能源管理的佳做法和良好的能源管理行为;评估并确定新能源效率技术的实施和其顺序;通过供应链促进能源效率的框架;和温室气体排放削减计划有关的能源管理改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万家企业加强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 [2012]3787号),对此项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并明确了考核、认定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 能效领跑者”制度中将是否依据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建立 能源管理体系作为参与 能效 领跑者制度的前提条件,以上措施都推动了我国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 用能单位在依据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建立 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往往对标准中涉及到的 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范围、 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等关键要点在理解上往往存在偏差。而这些关键要点的正确理解,是确保 用能单位建立的 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有效的关键。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提升整体能源绩效、气候变化、能源大量消耗及燃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日深,引起了促进能源效益及审慎使用能源的需求。新的国际能源管理标准--ISO 50001,明确说明了机构建立能源管理体系(EnMS)的要求,从而提升整体的能源绩效,包括能源效益丶使用及消耗等方面。透过这个有效及可靠的能源管理体系,机构可改善其能源效益丶审查能源绩效丶节省能源成本及帮助减少碳排放。
能源管理体系是依据GB/T23331-2012/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实施系统化跟踪、分析和优化企业用能环节,为企业能源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对能源管理、用能全过程的控制和整体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