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567瓷器哪里可以鉴定
-
面议
“567瓷”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景德镇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主要包括红星、宇宙、为民、艺术、、人民、、光明、东风、景兴、新华、红光、雕塑、曙光瓷厂等等,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制作的瓷器,也归属其中。
之所以许多藏友格外偏爱“567瓷”,一方面因为当年曾在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瓷厂工作过的人还有部分健在,对现有器物可以辨认,不像宋、元、明、清朝瓷器难以判别,另一方面,出于对亲历且逝去的那段时光的留恋情怀。
1954年,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成立,集合了当时全国各方面的人才。美术方面包括徐悲鸿、刘雨岑、王大凡等;工艺设计方面包括祝大年、张守智、王步、周湘浦、周国桢、汪桂英、王锡良、戴荣华等。全国文博、考古、美术、科技等部门都参加了历史名窑的恢复和生产。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派人员到景德镇帮助研究试制新配方,的“7501瓷”所使用的高岭土、长石、石英,经调配烧制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白度高只能达到80%。取得了继清三代后中国陶瓷史上又一个历史高峰,处于同时代艺术陶瓷的国际地位。
五六七瓷器具有收藏价值,这个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翻开历史,每当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剧烈变革的时候,也就是艺术创作激情澎湃、艺术灵感冲腾勃发的时候。这一阶段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都充满了雄浑的气势、激情的美感和的力道把握,这都是其后漫长和平时期里平淡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于是也就成为了相当一段历史时期里的艺术。
一、567瓷器的珍贵性、创造性
567时期,国营瓷厂汇聚了一大批陶瓷美术大师和文物研究修复,瓷器生产水平可以说是全国高。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不亚于清三代瓷器品质的器物被生产出来,如的“7501”瓷瓷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高白度也只有80%。同时,567瓷器制作大师中的很多人经过的艺术培养,充分在瓷器制作上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文化素质及美学修为。
二、567瓷器时代特色鲜明,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一点不需多言大家也能理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567瓷器先后历经大跃进、文革、打倒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个时期的瓷器尤其在题材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面貌。1972年开始,国营瓷厂又开始担任起烧制外销瓷的重任,又一批特色瓷器问世。
有人说“567”瓷器可以追溯到清代,我说不对,宋元明清都可以追溯到,但是追溯的含义是借鉴,而不是说元明清时期都有“567”的存在,从宋代的影青釉开始,景德镇瓷器初露锋芒,元青花的出现开始奠定其在中国瓷器中领风骚的地位,明清两代的御窑厂更是将其推向世界舞台。
“567”瓷器的设计,在那个时代是的,是高规格的,是有历史渊源的。从图案的设计的角度看,既有民末的老艺人、老作坊的参与,也有央美等参与,也有中国古瓷器的研究的参与,我们从清三代瓷器的回字纹、八宝图案、缠枝莲花纹、清代的墓碑的龙纹等都能在“567”瓷器中找到那种一脉相承的气息和设计感;从材料制备的角度,可谓煞费苦心啊,为的高岭土等材料从前都用于用瓷,如今用在了日用瓷的“567”瓷器上,釉色都取自矿石,研磨加工后烧制成色,绝非化学颜料,相关参考资料附于文末……
熟知“567”瓷器起源的人都知道,“567”的设计是以实用为主,兼具美观,瓷的服务对象是出口创汇以及少量国家招待外宾机构使用,中低档的一般用作内销瓷,可以这么说,“567”瓷完全抛弃了明清时代用瓷的和挥霍。
咱们今天还是讲讲567瓷器的鉴定技巧。这个时期的瓷器由于年代并不久远,距今也就六七十年,很多瓷器的表面也没有明显的包浆,再加上有些环节使用了现代化工艺,这就导致一些藏友很难分辨真假,觉得跟新仿的没什么不同,但其实细看的话还是有区别的。
上面这件小赏盘就是50年代的,这时的瓷器呢基本还保留了一些民国的特征,因为制瓷的工匠还是民国那批人,加上有些原材料都是之前遗留下的,另外工艺上也没做太大的改进,所以这个盘子看上去就跟民国瓷几乎一样。釉面的那种温润感,上面的棕眼以及底足的干老状态,全都一样。
不同的是底款,这种景德镇制的四字篆书款早出现的时期就是50年代,民国没有这种款儿。所以我们在鉴定这个时期的瓷器时,完全可以借助民国瓷的鉴定技巧。
经常在一些瓷器底部落款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室多少年写等,到底景德镇艺术瓷厂款瓷器价格多少它们来历及历史背景又是什么了,下面跟随来探讨一下艺术瓷厂的背景。景德镇艺术瓷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九月,产品销往东南亚和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源起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有三的历史,粉彩瓷是釉上装饰的一种形式,素以其线条纤细,色彩丰富,粉润柔和,光泽莹亮和秀美娇艳的大特色而于世。五十年来我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了粉彩陶瓷艺术,为粉彩瓷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增添了光彩。
艺术瓷厂老艺人名单毕渊明、章仕保、吴康、王小凡、叶震嘉、赵惠民、常兆新、涂菊清、潘文复、章亮、章文超、王隆夫、田慧棣、翟筱翔、沈盛生、徐焕文、邹甫仁、余文襄、叶冬青、陈先水、周湘甫、。叶震嘉、常兆新、邹国均、汪昆荣、吴元清、王一亭、王鹤亭……许多人物现在只能从历史和瓷器中品读,可谓“家家抱荆山之玉,个个握灵蛇之珠”,各怀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