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67瓷器拍卖成交价格
-
面议
近年来,景德镇“567瓷”备受追捧,几乎打破“年代越久远越好”的收藏法则。尽管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却因为诞生在新中国陶瓷史上辉煌时代而身价连年攀升。底款是分辨古董瓷器真假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567瓷是后由国家兴办的瓷厂在50年代到90年代生产的瓷器,是那个年代中国乃至全球的高制瓷水准,成为时代绝响。近年来567瓷红色官窑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升,很多古董商手上的567瓷出手价格接连翻倍,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近两年的567瓷收藏热潮。
在当今世界各地拍卖场和收藏界,567瓷已颇具影响力。而像一些曾任职于567瓷厂的王步,王锡良等大家的瓷器,早已拍到千万。而且,随年代的推进,随着藏界对瓷厂567瓷的了解越来越深入,567瓷,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瓷类,定能够在未来如清三代瓷器一般,叱咤陶瓷拍卖场。
五六七瓷器具有收藏价值,这个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翻开历史,每当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剧烈变革的时候,也就是艺术创作激情澎湃、艺术灵感冲腾勃发的时候。这一阶段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都充满了雄浑的气势、激情的美感和的力道把握,这都是其后漫长和平时期里平淡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于是也就成为了相当一段历史时期里的艺术。
一、567瓷器的珍贵性、创造性
567时期,国营瓷厂汇聚了一大批陶瓷美术大师和文物研究修复,瓷器生产水平可以说是全国高。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不亚于清三代瓷器品质的器物被生产出来,如的“7501”瓷瓷胎白度达到了90%,而古代官窑的高白度也只有80%。同时,567瓷器制作大师中的很多人经过的艺术培养,充分在瓷器制作上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文化素质及美学修为。
二、567瓷器时代特色鲜明,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一点不需多言大家也能理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567瓷器先后历经大跃进、文革、打倒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个时期的瓷器尤其在题材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面貌。1972年开始,国营瓷厂又开始担任起烧制外销瓷的重任,又一批特色瓷器问世。
567瓷器鉴定
万寿无疆是存量很大的一个款式,但是的万寿无疆很少,可以说,市面所见的都不是万寿无疆。的万寿无疆盘至少满足5个条件:、没有表面磨损;第二、没有磕碰冲线;第三、绘画娴熟流畅;第四、填彩要匀称且富有立体感;第五、也是关键的一点是颜色要正。
事实上,无寿无疆既是“567”瓷器中经典的一个款式,也是比较有制作难度的一个款式。要求其中凹陷的纹路不被红色颜料填充,又要求凹陷的纹路四周被红色颜料填满。这就是所谓的填彩,即填入彩色颜料的功夫,在全凭毛笔绘画与小工具(忘了是啥了)辅助的条件下,要想做到填彩与绘画的和谐感,并不容易,根据往期文章里的反面案例,就可以知道,新的万寿无疆的填彩是多么恶俗!
颜色是“567”瓷器永恒的话题,这是矿物质颜料与化学颜料的斗争,也是567新老瓷器的鉴定核心区别所在。矿物质颜料经过30年,光泽柔和不刺眼,贼光褪去;反观化学颜料,处处透露着低廉、违背眼球观感的光泽。
读到这,很多人不懂,不明白,不明白什么是违背眼球的观感,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割开一个树干,其中的树干的花纹和颜色是鲜活的、自然的、柔和的;但是你使用喷漆,得到的树干的花纹、颜色是违背眼球观感的,它的光泽是直刺你的眼球的。 ——腊八粥童子
咱们今天还是讲讲567瓷器的鉴定技巧。这个时期的瓷器由于年代并不久远,距今也就六七十年,很多瓷器的表面也没有明显的包浆,再加上有些环节使用了现代化工艺,这就导致一些藏友很难分辨真假,觉得跟新仿的没什么不同,但其实细看的话还是有区别的。
上面这件小赏盘就是50年代的,这时的瓷器呢基本还保留了一些民国的特征,因为制瓷的工匠还是民国那批人,加上有些原材料都是之前遗留下的,另外工艺上也没做太大的改进,所以这个盘子看上去就跟民国瓷几乎一样。釉面的那种温润感,上面的棕眼以及底足的干老状态,全都一样。
不同的是底款,这种景德镇制的四字篆书款早出现的时期就是50年代,民国没有这种款儿。所以我们在鉴定这个时期的瓷器时,完全可以借助民国瓷的鉴定技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的景德镇着力于陶瓷事业的发展,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了约有十余家陶瓷生产企业,其中较为有、人民、新华、宇宙、东风、艺术、光明、红星、、为民等十余家大型瓷厂,人们习惯性的称之为“瓷厂”,随着“瓷厂”相继崛起,景德镇的瓷业生产突飞猛进,续写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辉煌。它们生产的代表性瓷器,设计特、制作精美、做工精良,堪称当代瓷都的性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