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一般指枫香树,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喜温暖湿润气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产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树脂供药用,能止痛,止血生肌;根、叶及果实亦入药,有除湿,通络功效。木材稍坚硬,可制家具及贵重商品的装箱。
掌状脉3-5条,在上下两面均显著,网脉明显可见;边缘有锯齿,齿尖有腺状突;叶柄长达11厘米,常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游离,或略与叶柄连生,长1-1.4厘米,红褐色,被毛,早落。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花药比花丝略短。
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长3-6厘米,偶有皮孔,无腺体;萼齿4-7个,针形,长4-8毫米,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上半部游离,有柔毛,花柱长6-10毫米,先端常卷曲。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
间苗补苗。揭草后,幼苗长至3~5厘米时,应选阴天或小雨天,及时进行间苗和补苗。将较密的苗木用竹签移出,去掉泥土,将根放在0.01%ABT3号或ABT6号生根粉溶液中浸1~2分钟,再补栽于缺苗的苗床上,株行距一般为5cm×8cm,栽后及时地浇透水。间苗后的枫香苗密度控制在100株/m2左右。
施肥与排灌。幼苗揭草后40d,可选择合适的氮肥进行追施。第1次追肥的浓度应小于0.1%,施肥量为22.5kg/hm2。以后根据苗木的实际情况,每隔1个月左右追肥1次,浓度控制在0.5%~1.0%,施肥量为45~60kg/hm2。在枫香树的整个生长季节应施肥2~3次。前期主要施氮肥,后期施磷、钾肥。施肥应选择在15:00以后进行。当施肥的浓度超过0.8%时,施肥后应用清水冲洗。遇下雨时,为了防止苗木出现烂根现象,应及时地排除苗圃地的积水;在遇到持续干旱的天气时,应及时浇灌苗地,满足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造林繁育,选地整地:选择温暖湿润、土壤深厚的山谷、山坡下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区以阴坡半阳坡为好。整地冬季前完成。缓坡地以全垦加穴状整地为好,山地陡坡采取鱼鳞坑或穴状整地,穴规格50cm×50cm×40cm。植株定植,3月中上旬气候较稳定时造林。一般株行距为(1.5~3.0)m×(1.5~3.0)m,栽1110~4440株/hm2。培养用材林可稀植,以培养饵料林、原料林、材苗兼用林为主的可密植。丘陵和低山区可营造混交林,与马尾松、杉木等树种混交,混交方式为带状或块状,混交比例枫香占30~40%。杉木或马尾松采伐迹地更新,应营造以枫香为主的混交林,其比例达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