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冲床回收无锡冲床回收贸易中心免费报价
-
面议
近几年来,国内外卧式镗铣床和落地铣镗床的技术发展非常快,其特点是产品结构不断更新,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工艺性能复合化,速度、效率不断提高,精细化制造。安徽镗铣床回收,安徽镗床回收也会受市场影影响,北方远腾也会与时俱进学习,主要是从以下两点:
一,结构特点
卧式镗铣床
卧式镗铣床的主要关键部件是主轴箱,安装在立柱侧面,也有少数厂家采用双立柱的热对称结构,将主轴箱置于立柱中间,这种结构Z大特点是刚性、平衡性、散热性能好,为主轴箱高速运行提供了可靠。但是,双立柱结构不便于维护保养,是当今采用的厂家不多的原因。主轴箱移动多通过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进行传动,是主轴驱动核心传动装置,多采用静承支承,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进行驱动。由于主轴转速越来越高,主轴升温快,现在,已有很多厂家将采用油雾冷却以替代油冷却,更有效地控制主轴升温,使其精度得到有效。
主轴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传统的镗杆伸缩式结构,具有镗深孔及大功率切削的特点;另一种是现代高速电主轴结构,具有转速高,运行速度快,、高精的优点。
高速电主轴在卧式镗铣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除了主轴速度和精度大幅提高外,还简化了主轴箱内部结构,缩短了制造周期,尤其是能进行高速切削,电主轴转速Z高可大10000r/min以上。不足之处在于功率受到限制,其制造成本较高,尤其是不能进行深孔加工。而镗杆伸缩式结构其速度有限,精度虽不如电主轴结构,但可进行深孔加工,且功率大,可进行满负荷加工,,是电主轴无法比拟的。因此,两种结构并存,工艺性能各异,却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现在,又开发了一种可更换式主轴系统,具有一机两用的功效,用户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选择使用,即电主轴和镗杆可相互更换使用。这种结构兼顾了两种结构的不足,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是当今卧式镗铣床的一大创举。电主轴的优点在于高速切削和快速进给,大大提高了机床的精度和效率。
卧式镗铣床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快速移动速度达到25~30m/min,镗杆Z高转速6000r/min。而卧式加工中心的速度更高,快速移动高达50m/min,加速度5m/s2,位置精度0.008~0.01mm,重复定位精度0.004~0.005mm。
落地式铣镗床铣刀
由于落地式铣镗床以加工大型零件为主,铣削工艺范围广,尤其是大功率、强力切削是落地铣镗床的一大加工优势,这也是落地铣镗床的传统工艺概念。而当代落地铣镗床的技术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工艺概念与加工方法,高速加工的工艺概念正在替代传统的重切削概念,以高速、高精、带来加工工艺方法的改变,从而也促进了落地式铣镗床结构性改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当今,落地式铣镗床发展的Z大特点是向高速铣削发展,均为滑枕式(无镗轴)结构,并配备各种不同工艺性能的铣头附件。该结构的优点是滑枕的截面大,刚性好,行程长,移动速度快,便于安装各种功能附件,主要是高速镗、铣头、两坐标双摆角铣头等,将落地铣镗床的工艺性能及加工范围达到,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与效率。
传统的铣削是通过镗杆进行加工,而现代铣削加工,多由各种功能附件通过滑枕完成,已有替代传统加工的趋势,其优点不仅是铣削的速度、,更主要是可进行多面体和曲面的加工,这是传统加工方法无法完成的。因此,现在,很多厂家都竞相开发生产滑枕式(无镗轴)高速加工中心,在于它的经济性,技术优势很明显,还能大大提高机床的工艺水平和工艺范围。同时,又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当然,需要各种不同型式的高精密铣头附件作技术保障,对其要求也很高。
高速铣削给落地式铣镗床带来了结构上的变化,主轴箱居中的结构较为普遍,其刚性高,适合高速运行。滑枕驱动结构采用线性导轨,直线电机驱动,这种结构是高速切削所必需的,国外厂家在落地式铣镗床上都已采用,国内同类产品还不多见,仅在中小规格机床上采用线性导轨。高速加工还对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产生了宜人化生产的概念,各厂家都非常重视机床高速运行状态下,对人的安全保护与可操作性,将操作台、立柱实行全封闭式结构,既安全又美观。
落地式铣镗床回收主要加工各种型面的大型、超大型零件,其工艺特点是配有大型落地式平台(工作台尺寸不受限),可加工超长、超宽的零件。同时,还可配备回转式工作台,即能作回转分度,还可作径向直线运动,通过分度完成对零件的多序加工,大大提高了工艺范围。现在,意大利Pama(帕玛)公司生产的落地式铣镗床配备了倾斜式可调角度的工作台,进一步拓宽了加工范围。而大功率、切削是落地式铣镗床的一大加工优势,高速、高精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影响着落地式铣镗床的技术发展,是提高落地式铣镗床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落地式铣镗床正在改变单一的大功率、切削,而更多地融入高速、高精的工艺技术内涵。现在,滑枕式结构成已为高速铣镗加工的主要结构型式,滑枕截面大,刚性高,高速运行稳定性好,便于装卡各种铣头附件以实现高速加工。
一,主电机不能启动
原因
1、主电机启动电路故障,如:未释放急停按钮、电缆接线松动、24V控制电源等;
2、主电机启动部分的相关元器件故障,如:热继电器、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等过载保护或已损坏;
3、电源问题;
措施
1、检查主电机启动电路是否有急停未释放、接线松动,24V控制电源;
2、检查主电机启动电路部分的元器件是否有过载保护,若有需分析原因,检查有无元件损坏;
3、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正常;
二,折弯时滑块有时不能回程
原因
1、空载不能回程,可能为参数问题或液压故障;
2、加工时不能回程,工件角度未达到设置值;
3、加工时不能回程,工件角度已超过设置值;
措施
1、调试Y轴折弯部分参数,折弯参数应根据实际调试,部分增益太小,滑块会折不动或折不到位,太大滑块会抖动,应该将参数调整为动作时滑块不抖动,增益尽量大一点;或者是诊断程序中左、右阀偏置设置不好,太小Y轴不能到位,太大Y轴不能卸荷;如果 是液压故障,需要检查主压力,检查PV阀S5是否一直处于得电位置;
2、可能Y轴折弯部分参数增益设的偏小,可适当增加;或者压力不够,分析压力不够原因,是编程原因还是信号、液压部分原因;编程原因主要有模具选择、板厚、材质、工件长度、折弯方式等,液压原因主要有油泵是否内泄漏,比例压力阀是否污染或损坏,滤芯是否被堵住,油液是否已经污染等;
1. 折弯模具大致由导轨,模座,上模,下模,四个部分组成。角度分88°,90°和30°三种规格(特殊模具除外)
单V槽 V4 V5 V6 V7 V8 V10 V12 等。
模座部分:单槽模座和双槽模座。双槽分低工位(55cm)中工位(75cm)高工位(135cm)三种。
上模部分:直剑刀,直剑(大,小)弯刀,鹅颈(大,中,小)弯刀,30度尖刀,压平刀,简易模具,特殊模具,圆弧刀具等。
下模部分:双V槽 V4-V7 V5-V9 V6-V10 V7-V11 V8-V12 V15-V18等。
2.上模的选择根据工件的避位,避钉,避螺母等结构进行合理选择,工件需要左右避位时可选择弯刀或左右耳刀,也可以使用特殊模具。
下模根据工件的形状选择下模正装或下模反装,主要用于避位,避钉等。当工件的尺寸小于常规尺寸而展开尺寸偏小时,在生产的前提下可使用下模偏心的方法来完成,合理的偏心量为V槽宽度的1/4。
当V槽与材料厚度的比例为6倍时,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1mm)工件展开尺寸应增加或减少0.10mm。当增加到极则无什么变化。
特殊模具的选择根据它结构的本身形状,性能,尺寸,外观和机台的安全度,机台的压力等进行合理利用。段差模的调整是根据工件段差的尺寸要求调整模具中间的填充物的多少来控制工件的尺寸。
3.不同的材料因为他的本身结构不同,所使用的刀具也不相同,所产生的耐酸碱,抗拉强度,材料硬度,拉伸系数,可塑性等不相同。选择模具时可根据机床的压力,结构,材质,工件展开尺寸,工艺要求,表面处理等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铁板类可选择下模的槽口宽度是材料厚度的5-6倍,不小于4倍,不大于8倍。不锈钢选择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6-8倍,不小于5倍。铝,铜类可选择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8-10倍(应避免折弯时表面产生裂纹)。
大家介绍冲床这块,一进到以加工零件为主的冲压车间,眼中看到的是,500吨的大二手冲床回收到2.5吨的小二手冲床回收,加上摩擦压力机、液压机差不多一百多台。当然,全是带铭牌的国标产品,也有进口的加工钟表齿轮的精密冲床。对于还有几台其貌不扬,个头也不大、既无电机,也无齿轮的简单手压小冲床谁也没在意过。进入到我的眼中只能用机缘巧
我所在的车间以切削加工为主,和冲压车间虽同在一个厂房内,天天见却从没仔细研究过。这种手冲是原苏联技术人员设计的,还是中国技术人员设计的,没认真探究过。从50年代建厂使用到如今,只加工一种产品,一种水磨砂纸垫圈。有一种用0.5厚的08钢板冲成孔径40,深20,底面带异型孔的产品零件,底面的粗糙度要求0.8。按一般加工常识得用磨床加工。可这个零件开始的数量是每月6万多件,而且一干就干到现在,每年仍保持3万件左右。
磨床是个细发活,很慢,那得用多少台磨床啊。于是就采用了用水磨砂纸抛光的工艺。办法是,把水磨砂纸冲成外径40的垫圈,串装到一个芯杆上,再夹到高速台钻上,用肥皂水冷却润滑,一个垫圈磨一件就粉碎了,也就是几秒钟。为防擦底不用,每磨19件就得停钻换垫圈,垫圈的消耗量是很大的。设计这种小冲床就是加工水磨砂纸垫圈用的,而且一用就是几十年,现代化工厂,人们感兴趣的自然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这种不能算设备,只能称为工具的小冲床,我却发现了它的潜在价值。
民品开发,我设计了系列的阀门和龙头,其中各零件的密封离不了密封用的橡胶和塑料垫圈。到市场采购,一个外径20×11×2的橡胶垫圈0.15元,外径50以上的竟要0.8元左右,一个阀门用几个垫圈。材料费不贵,几分钱,贵在人工和设备,我就看上了这种小冲床。因为不算正规设备,现在任务量也很小,主任又是工大时的同班同学,很爽快的就给了我一台。后来6S时我为车间定订做了100个铁皮工具箱,趁我不在他卡走了一半算是回礼。
使用中我发现,这种无动力冲床,安全,不用电。工装也极其简单。做一个冲模本体,不论是冲什么形状的垫圈,圆的车个环和冲头;多边或异型的线切割成型装上就可以进行加工。一个小时可冲500~1000件。对5mm以下的软塑料和橡胶件,0.5mm以下的金属板带,直接压手把就能加工。对于稍厚一些的材料,冲杆上方装有一淬过火封头,使用锤头砸冲,用这种办法我冲过外径20厚5的黄铜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