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类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投放点上都安排人员进行检查。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作量,工作标准也提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员、经费的大量增加和组织工作难度的提高。
投放设施。在垃圾投放点上,由一种容器扩展为四种容器,而且颜色不同,标识不同,功能不同。由于每种垃圾的产量、容重差异很大,收集容器的数量配置不尽相同。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还为居民配置了家庭用垃圾分类存储容器,既解决了群众的困惑,也对垃圾分类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收集运输机械。分类后的可回收物,更多地具备了资源的特性,污染特性大大降低,对收运车辆的要求降低到普通车辆即可。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污染特性更加集中,对收集运输车辆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防渗漏的要求是如此。
垃圾分类管理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垃圾分类管理的深入,会产生一些的新问题,其影响下的环卫管理,对于所有从事环卫管理工作的,都是一个新的、有难度的挑战。
从垃圾属性认识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具有污染和资源双重属性,这是没有疑义的。 污染是垃圾的基本属性。把着眼点放在垃圾的污染属性上,强调垃圾管理和垃圾治理从防止污染出发并贯穿始终,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通过垃圾的双重属性和人们利用垃圾属性进行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实践,加深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混合管理方式模糊了垃圾双重属性的界限,放大了垃圾的污染属性,缩小了垃圾的资源属性。垃圾中有部分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因而垃圾具有资源的属性。重视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节约社会成本,其意义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