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瓷器鉴定拍卖
青瓷产品的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色灰白,胎质坚硬,露胎处呈现酱黄色。
(2)釉色青黄、深沉,釉层较厚,器物往往上部厚,下部薄,胎釉交接处呈姜黄色。此外,青釉釉面上有的出现小的露胎褐斑,为其它青瓷所不见。
(3)器型丰富,盘、碗、杯、碟、瓶、壶、罐、炉、盒、香薰、注壶、注碗、盏、钵、灯、枕等均有,器物造型多变,有花瓣式、瓜棱式和多折式,外形美观。其中力士炉颇具特色,炉身底座四周跪有力士。
到了明代,的霁蓝釉当数宣德年间烧制的瓷器。该时期的霁蓝釉瓷器多为单色,偶尔有带暗纹刻花的,整体上说来是走的是比较简约风的路线。而当时也有官窑生产霁蓝釉瓷器,官窑生产的霁蓝釉瓷器会落有“大明宣德年制”内容的双行六字楷书落款,而如果看到落款只有四个字的,都是后代仿制的。
清代时期对霁蓝釉瓷器的生产做了很多突破,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瓷器外部的花纹上做了更多功夫,加入了许多暗花纹的、描金的装饰,还有不少色彩鲜亮的立体装饰。同时还有类似于象朵、贯耳、蝙蝠耳等清朝器物特征的融入,这更是给霁蓝釉瓷器更多的美感。康熙时期是霁蓝釉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霁蓝釉的特征为釉薄而无开片,釉色较为昏暗,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元代的仿宋代官窑器和明代仿宋代官窑器、哥窑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些明代仿品直接书写本朝款识,也不进行作伪处理。
有据可查的伪品出现于清代晚期,盛行于民国,主要采取污水浸染法、拓磨失亮法、换底法、加彩法、镶补加釉复烧发(针对破损器用瓷泥修补、上釉、再复烧);现 代作伪则达到顶峰,不仅民国人的作伪手段全部都用,还创造了胎体添加老化催化剂的化学变戏法和烧成后的化学元素腐蚀法。
出土痕迹是一个很重要的痕迹,这个痕迹把握起来有很多的困难。同样是北方的土,北京的土和内蒙的土、东北的土是不一样的,南方的土,比如说四川、重庆的土,和江西的土、福建的土又不一样,土质都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