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澄排污口论证,朝阳水土保持报告水资源利用论证
-
面议
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二十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二十一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二十二 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县级以上人民水行政主管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通报。
三十三 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五章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四十四 发展计划主管和水行政主管负责全国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水行政主管会同有关制订,经发展计划主管审查批准后执行。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水行政主管会同同级有关依据上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经本级人民发展计划主管审查批准后执行。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
四十五 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流域管理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制订,报或者其授权的批准后执行。其他跨行政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共同的上人民水行政主管商有关人民制订,报本级人民批准后执行。
四十七 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有关行业主管应当制订本行政区域内行业用水定额,报同级水行政主管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公布,并报水行政主管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发展计划主管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四十八 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规定。
四十九 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五十 各级人民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五十一 工业用水应当采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逐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具体名录由经济综合主管会同水行政主管和有关制定并公布。生产者、销售者或者生产经营中的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列入名录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五十二 城市人民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鼓励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五十三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供水企业和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减少水的漏失。
五十四 各级人民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饮用水件。
五十五 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人民价格主管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或者其他供水行政主管依据职权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