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新苗圃闽楠小苗,惠安县供应闽楠苗出售
-
¥1.50
楠杉混交林的种间矛盾随着林龄增长激化,如不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势必影响楠木和杉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抑制闽楠生长,应及时对杉木进行修枝,抚育伐,闽楠树冠获得充分的侧方光照与营养空间,使楠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在混交林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闽楠是中国珍贵用材树种,生长较慢,短期得不到收入,造林成活率较低,种源又缺乏,砍得多,造得少,资源甚缺。如何何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根据尤溪经营林场在3个不同时期营造楠杉混交试验林,结果表明楠杉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生产力及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以短养长,减少造林投资,增加收入,是发展闽楠资源切实可行的办法。
闽楠病虫预防 茎腐病
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
⑴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20-30倍,均匀撒入表土,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
⑵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高温时搭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
⑶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或50%代森锌500倍液,每平方米浇灌2-3公斤药水。
蛀梢象鼻虫
以幼虫钻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严重时达69.1%,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3月闽楠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蛀道长10厘米。幼虫期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期很长,直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
⑴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药0.5-1公斤。
⑵在4月上旬用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幼虫。
⑶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及时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烧毁。
折叠
根据解析资料一般天然闽楠,初期生长缓慢,20年生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仅为5.6m和4.1cm,树高生长50-60年快,胸径70-90年生长快,材积60-90年快。60-95年间的材积生长量占材积总生长量的89%,表明闽楠具有后期生长快的特性。但人工林的初期生长明显比天然林快,13年生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处生长量是20年生天然林的3倍、2.3倍和7.1倍。根据莱州林场解析木材料:107年生的天然闽楠,树高25.3m,胸径50cm,单株材积2m3。28年生人工楠木树高16m,胸径直径20.7cm。4-5年生进入树高、胸径速生阶段,树高速生期持续到16年左右,胸径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但中间有波动,胸径持续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未能适时间伐的林分,胸径生长早下降,速生持续期短。福建林学院后山试验林,24年生,Ⅱ级立地,保存密度2250株/hm2时,平均胸径仅14.2cm,平均树高15.3m;保存密度900株/hm2时,平均胸径为20.2cm,平均树高16.4m。
对福建省明溪县翰仙镇大岬洲闽楠群落中12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楠、黑壳楠、沉水樟、枫香、红楠是广生态位树种,尖叶水丝梨、薯豆、拟赤杨是狭生态位树种。闽楠与生态位较宽的树种相似程度大,并易与这些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群落内各种间的竞争不十分剧烈,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福建永春闽楠天然林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该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垂直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31种,隶属于87科172属。各层次区系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较高。群落垂直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高。
闽楠(拉丁学名: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俗称楠木;中国特有,是国家二级渐危种。闽楠樟科,楠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2.5米,树干端直,树冠浓密,树皮淡黄色,呈片状剥落。小枝有柔毛或近无毛,冬芽被灰褐色柔毛。叶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圆锥花序生于新枝中下部叶腋,紧缩不开展,被毛。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花期4月,果期10~11月。闽楠木材芳香耐久,淡黄色,有香气,材质致密坚韧,不易反翘开裂,加工容易,削面光滑,纹理美观,为建筑家具,见于古老的建筑中,如北京十三陵有2人合抱的楠木柱,经久不腐。干形通直。闽楠是工艺雕刻及造船之良材。武夷山白岩的楠木船棺,其年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