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疏导大理高三女孩心理咨询
-
¥300.00
青少年心理卡包含:一次医院级心理筛查,一次面对面心理干预,一次父母成长课程。
由学校或家委会负责宣导,家长自主购买:每人/学期:35元。
如果出现以下问题,家长或学生或者学校班主任,心理老师在线联系我们,我们会在3分钟内回复同时跟进。
1,孩子多动行为,易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等及时有效的干预
2,住宿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干预
3,医院诊断后心理症解决方案(抑郁,焦虑等)
4,厌学,不上学心理及时干预
5,考试紧张,学习压力大心理干预
6,情绪不稳定,低落等及时干预
7,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及时干预
8,单亲家庭及时关爱服务
9,校园霸凌问题干预
针对家长学习课程:学校开展的父母课堂,家庭教育讲座,线下沙龙等均包含家长学习课程。
青少年心理卡的作用:
配合学校,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针对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提供心理筛查和干预。
包含的测评,疏导,生理和心理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建立可溯源的,学生心理档案,疏导前后对比档案,家长,学生评价档案。
我们有许多生活上和个性上的摩擦冲突。我们都是带着伤痛长大的生命,后来开始生命内在的学习与疗愈
但,生命的深层还隐藏着未被察觉或未被完全疗愈的伤口,所以两个受伤的生命碰触在一起的时候,就容易互为加害、受害的循环,就像两条纠缠的绳索,把彼此打成死结
在生命成长的学习上,有一个比喻:我们有一根受伤的手指头,放到一杯盐水里,手指头会感到刺痛,这时候我们是抱怨这杯盐水?还是检视我们手指头的伤口?
前者的生命会停留在不断的抱怨和指责的状态,而且还会发现身边的盐水愈来愈多,到处都是,苦不堪言。
后者的生命会因疼痛而检视进而处理和医治,因此愈来愈可以接触各种咸度的盐水而从容自在,生活是愉快的,因为痛苦和困难会让生命不断成长成熟。
如果要去成为别人喜欢的人,在关系里面,在婚姻里面,就会活得很痛苦;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同时去寻求跟别人做友善的相处。
两个人的关系要变的很好,如果不经过矛盾,不经过冲突,不经过一些困难跟痛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要维持表面和谐,那就会有很多压力跟挫折感;但是,如果透过学习,勇敢的去表达,也许有时候会觉得很困难,也许有时候会觉得,好像表达了,但是彼此还是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表达过程,双方的了解就会越来越多,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家有青少年,父母要难得胡涂
当孩子进入青少年的阶段,做父母的个,就是「不能太精明」,看得太清楚,讲话太锐利,这样的话跟青少年的关系不会太好;但是父母又不能够「真胡涂 (第二个) 」,被孩子玩弄、耍弄,弄得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父母要「难得胡涂」,也就是「装胡涂」:什么都知道但是装作不知道;看得很清楚,但是有时候讲话会给年轻人留三分情面,有时候甚至只是稍微点一下而已。
青少年很需要的就是有一个空间。一个可以做自己的空间,一个可以自己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的空间,一个面对自己良知的空间。
如果做父母的太快、太急于替年轻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在剥夺他的空间;如果做父母的对他的所作所为,太快、太直接的给予评断跟批判,这也是在剥夺他的空间。
做父母的不要成为孩子的良知,父母不是一天到晚要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要怎么做才是好」、「如果你怎么做就会有灾难」等等,这不是父母的责任,不是父母要去做的事情。
父母是要透过恰当的响应、恰当的问话,让孩子能够去面对自己的良知。孩子的内心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你这样做是对的」,还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或者这个声音会告诉他:「你可以怎么样做,对你自己或是对别人会比较好」。
终,一个孩子要由他的内心来领导,而不是父母继续来领导这个孩子。
跟这样的伴侣相处,我们要反问自己:
我内心的孩子会玩吗?喜欢玩吗?
我们两个可以玩在一起吗?
他想玩的东西跟我想玩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我玩他想玩的,那他会玩我想玩的吗?
我的内在小孩,想要去玩的是什么?
我可以邀请我的另一半,他陪我像我陪他一样,我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