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人民币出售价格,套人民币合理价位
-
面议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京。全国解放后,各大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中国的合法货币。到1953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种;版别共62种。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套人民币种类繁多,币别复杂,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套人民币中名币济济,不少藏品被誉为藏界的,像“绝品四珍”和“十二珍品”都是钱币收藏界的名贵收藏品。
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小面额只有1元,大面额则是50000元。到套人民币发行后期,1元券几乎退出流通领域。印制工艺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用快的速度进行钞票的印制、发行,以满足解放战争的需要,当时只得采取应急措施,老厂新厂一齐上,新旧设备一齐用,工艺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凸胶合印、胶凹套印等七种技术,纸张、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钞票的质量差别较大、参差不齐。
套人民币发行时期,由于战事仍然没有结束,以及后来一些资本家倒卖银元、生活用品等原因,导致套人民币通胀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从1948年12月起,到1950年1月,仅仅过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大面额就从50元猛涨到10000元,之后在1953年底又发行了50000元。
变迁
⒈中国人民银行钞票,早见于1948年11月25日《华北银行总行关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的指示》。
⒉新币,早见于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发布的金字第四号公告,为区别解放区钞票,称解放区钞票为“旧币”,称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为“新币”。
⒊中国人民银行券,在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
⒋人民券,早见于194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新币发行各种问题的答复》一文。把中国人民银行券简称为“人民券”。
⒌人民币,早见于1949年6月14日上海市直接税总,直税字号《上海市印花税稽行办法》。“人民币”这一名称次开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⒍套人民币,1950年8月为设计新的人民币(指第二套人民币)时,中国人民银行设计方案和组建人员,称套人民币为套人民币。
7.1955年2月,发布《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回收套人民币。兑换比例为套10000元=第二套1元。
在过去的五十六年里,前后共发行好几套人民币纸币。其中,以套为珍贵。它已经成了国内外收藏家集藏的热点。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同时具有62种不同印制图案。印钞所用纸质有国产印钞纸、进口钞票纸、特制棉纸及道林纸。印刷技术采用有胶印、单双面凹版印刷和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