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人民币上门收购,套人民币私人收购
-
面议
特殊版别
1000元券版(耕地)是套人民币中一枚狭长币,其规格为150mm×62mm。除1000元狭长版外,套人民币票幅规格长宽比例都是2:1左右,只有这版1000元券票幅比例是2:0.8。
5元第三版(牛)是现有五套人民币中,印有“光华印刷厂印制”手写体字样的币种。
500元第六版(瞻德城)、1000元第六版(牧马)、5000元第四版(牧羊)和10000元版(骆驼)这四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维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5000元第三版(骆驼)和10000元(牧马)这两版人民币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5000元第五版(渭河桥)是套人民币中一种从左向右书写行名、年号以及面额文字的版本。
在早的印刷中我们已建立了很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条就是没有总行批准是不准印制的,各版别的纸张和颜色都要经总行批准,这就在管理上上了个台阶,严格统一了管理要求,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20元券第二版万寿山(甲)和20元券第七版万寿山(乙)、50元券第二版火车大桥(甲)和50元券第三版火车大桥(乙)、50元券第四版列车(甲)和50元券第五版列车(乙)、100元券第三版万寿山(甲)和100元券第四版万寿山(乙)以及100元券第六版北海桥(甲)和100元券第七版北海桥(乙),这五对人民币的图案相同,颜色不同。另外,1000元券版耕地券是套人民币中一枚狭长币。
由于当时各解放区的环境和全国解放初期条件的限制,套人民币的设计思想还不够统一,图案既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情景,还有的反映北京等地名胜古迹的……内容繁杂,主题思想不、不明确。钞票种类多,面额大小差别大。
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制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的人民币,小面额只有1元,大面额则是50000元。到套人民币发行后期,1元券几乎退出流通领域。印制工艺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用快的速度进行钞票的印制、发行,以满足解放战争的需要,当时只得采取应急措施,老厂新厂一齐上,新旧设备一齐用,工艺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胶印、凸凹合印、凸胶合印、胶凹套印等七种技术,纸张、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钞票的质量差别较大、参差不齐。
套人民币纸币在2000年前纸币收藏家还未将其列入收藏系列,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港台及海外华人收藏家看好套人民币收藏的价值,在近几年形成了收藏热点,使得其价位节节上升,年年向上推高。尤其是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更是一券难求,身价百倍。这一势头使得国内外纸币收藏家大为吃惊。国内很有声望的老收藏家出让了整套人民币,其价位仅为17万元人民币。还远远不抵今天一张蒙文版壹万元“牧马”的价值。该钞券在台湾正理钞币社编印的“中国近代货币人民币系列”书中9.5品标价35万人民币,全新品为100万人民币。真可谓是中国单张纸币价位了!
套人民币的收藏中素有被称为“十二珍品”的“伍元水牛图”、“贰拾元打场图”、“壹佰元帆船图”、“伍佰元瞻德城图”、“壹仟元马饮水图”、“伍仟元牧羊图”、“伍仟元渭河桥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壹万元骆驼队图”、“壹万元牧马图”、“伍万元新华门图”、“伍万元收割机图”。但是经这几年的收集实践证明,其中高品位的六张蒙维文版纸币难收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上海印钞厂从1949年5月到1954年共承印过套人民币套人民币中的8种面额,11个品种。其中该厂1951年承印的维文版“壹万元骆驼队”是采用挪威道林纸使用双面胶版印刷工艺,印制数量较其它品种少的多。另外从藏家收集到的蒙文版“壹万元牧马”,其号码字轨均为《ⅠⅡⅢ》一种,号码位数是七位,但其高位数大是“2”,可见多发行量不到300万。
套人民币面值多且种类复杂,而且流通时间短,部分版别的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数量非常少。套人民币停止使用时间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间又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经济改革,因此收藏者留存下来的不多,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全套八成新品相的套人民币,价格接近百万元;全套全新价值高达300万元。
经过六十多年的市场消耗和沉淀。套人民币作为中国钱币史上的开山鼻祖,作为蕴含历史价值的“文物”。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投资者所认可。套人民币大全套在2000年一套售价为21.7万元,2002年涨到了48.7万元,到2009年价格突破300万元,从武汉收藏市场获悉其价格突破五百万,万元牧马券价格突破240万。“四大天王”级别的单张纸钞价格也是突飞猛进,连创新高。